话说学术争论
周 健
争论可能是一个和人类社会同样古老的问题,它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时至今日,在你我身处的周围,司空见惯的就是形式多样、内容千差万别的种种争论。大到宇宙起源,小到分子生物学里的某个基因位点;深到人类灵魂是否存在?浅到精制的大米人类是否可以食用?凡此种种,形形色色的争论总会不期而遇。争论不仅影响了人类科技文化的发展,也可能反过来影响了人类智力的进化。很显然,争论不仅与人类个体有关,还与人类社会有关。在此,仅以个人浅薄学识与人生体验为限、以学术争论为例,谈谈争论的话题。
发起争论
对于个体社会成员而言,发起某个争论是一种并不罕见的事件。不过,能够发起某种争论却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而是需要一定的智力、知识、阅历等基础条件为前提。对于发起一场学术争论,那自然是需要发起者对该争论主题的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并且还有探索性的怀疑、质疑方面的思考,才有可能引发一场学术争论。对于发起者的目的的探究,可能包括:(1)尽可能增加对该争论主题的多方位、多视角、多层面的不同观点(包括理论或思路)的了解,借以厘清自己的思路或完善自己的学术观点或学术理论。(2)让更多的人了解该主题,从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为自己树立良好的专家学者形象。(3)让自己的理论为科学文化发展或社会进步做出贡献。(4)用不符合科学准则的歪理邪说为自己沽名钓誉。(5)基于显性的或潜在的违法违规,或者违背科学精神、或者违背公平正义原则为某个利益集团“代言”,并从中捞得私利,造成对公众或社会利益的损害。
参与争论
参与某个争论就可以说是平常事件了。对于参与争论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与发起学术争论者比较而言,其要求没有那么高。究其参与争论的缘由,可能涵盖:(1)对双方争论的主题感兴趣,而且自己认同或支持其中的一方的观点或理论。(2)参与者反对争论双方中某一方的观点或理论。(3)参与者还可能提出不同于争论双方中任何一方的新观点或新理论,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4)基于人际关系,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和实事求是准则的遵循,采取“对人不对事”的原则去支持或反对争论中的一方。(5)基于对某种非正当利益的追求,置公平正义的社会基本准则于不顾,毫无理性的去支持或反对争论中的某一方。
争论对象
学术争论的对象毫无疑问的是学术问题,可能是某种学术观点,某种学术理论。在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有理有据的争论学术问题,不仅是个人学术发展、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也是社会科学文化事业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正常的学术争论,社会和公众应该持理解、宽容、支持、鼓励和提倡的态度,因为正常的学术争论对社会进步和发展有益。然而,中国过去一些年的历史告诉人们,一些原本应该是正常的学术争论,可能由于一些争论者个人的原因或者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对此,本文不予涉及)导致将争论对象从事理转向了争论者个人。接踵而至的可能就是嘲笑、挖苦、污蔑、毁谤、谩骂、攻击等行为,甚至巴不得将对方送进监狱或置于死地而后快。这样的现象,时至今日也还时有发生。有鉴于此,在当下中国的社会治理策略中,应该有对学术争论中的后一种出现违规或称着不道德行为者给予限制和惩罚的制度,杜绝他们因违规或实施不道德行为而获得某些利益,并让他们承担应有的违规或实施不道德行为的后果及其成本。
争论心理
对于争论参与者(包括争论发起者)而言,其参与争论的心理状况可能是异彩纷呈的。(1)对真理的执着追求。(2)对学术研究的热爱。(3)对自觉正确的学术观点或理论的支持或者对自觉错误的学术观点或理论的反对。(4)对建立和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的欲求。(5)对获得某种正当或不正当的利益的欲望。(6)对得到认同、支持、赞扬、褒奖所致内心愉悦感觉的偏爱(绝大多数人如此,原本无可厚非,但不为此痴迷为妥)。(7)对遭受怀疑、质询、指正、批评,或者误会、曲解,甚至污蔑、毁谤、攻击所致内心郁闷、烦恼,甚至愤怒、痛苦感觉的严重排斥(同样也是绝大多数人如此,能够更为理性的面对这样的心境、有礼有节坦然处之,自是高人)。(8)对自己完美“面子”的自恋(例如某一专业的院士,却常常在非自己研究专业领域里高谈阔论)。(9)无法接收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或错误存在的现实,以为承认这个现象就是完全颠覆了自己的完美“面子”,于是冒出种种缺乏理性的行为表现来。实际上,无论是谁都有自己的不足和存在错误的时候,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也不会毁灭任何一个心里正常的人,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明智的改进和提升自我,就足以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10)对自己“面子”的过度自卑。他或她通常采取怀疑、拒绝、攻击的固定思维方式,表现出严重缺乏理性的种种行为,借此来实现对自己过度自卑心理控制下的“面子”的保护。(11)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性决策的能力,常常在从众心理驱使下采取随大流的策略,并以此来减轻承担决策一旦造成不良后果时的心理压力,他们常用的自我安慰语是:当时,多数人是这么行动的。
总而言之,学术争论中的行为人采取什么样的讨论姿态、行为方式、表达技巧,这更多地取决于行为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人生价值观念的类型。因此,理性地参与学术争论,尽可能获得良性的学术争论结果,促进个人学术的进步,推进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才是学术界和全社会的企盼。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绝大多数人能够更加自制、自律和理性,用公平、正义的眼光看待事物和处理事件。
二0一四年七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