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道:换位思考。我们号称学术批评人,批评了这个那个之后,回过头来反观自身,似乎也可以给自己来点儿批评。
鄙人来学术批评网整八年,斗胆写了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经不起严格推敲的批评文章,也喜欢看别人的批评文章,收获不小,但也觉得不大过瘾。总的来说,学术批评网那是杠杠滴,目前看来国内尚无出其右者,至少比我初试鸡刀的音乐评论网高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那儿不叫“批评”叫“评论”,仅从名称上看就显得畏头畏脑,如履薄冰。除了俺红脸鸡公打鸣,几乎全是母鸡孵蛋,实在没劲儿。现在那网没影儿了,也好,省得让人看了泄气。
中国的学术批评,大约有三种现象需要注意:
一、大妈式批评
这类批评,有似大妈唠叨,喋喋不休。或与南郭先生掐架,或与鸡毛蒜皮较真儿,沦为街谈巷议,雕虫小技。前者如跟鸭子(上架)教授的狗屁言论、评语生气;后者如与老眼昏花、记忆短路之名家拌嘴,缺乏示范意义。举个远点儿的例子(免得得罪人):前段时间有人拿余秋雨开刀,指出他的文化散文有不少时间、地点、人物细节的知识点错漏,要给他补小学历史课。余也碍于脸面,疲于招架,鄙以为均傻得可爱,大可不必。固然,文化散文虽不是史学著作,也应尽可能不犯知识错误,但这类体裁重在“文化抒怀”而非史实考据,我们似更应关注其所欲彰显的“文化见识”而非其“知识”本身(如果两者间无甚直接关联的话)。从这个着眼点,再回过头来看其扛鼎之作《文化苦旅》,便觉其炫目光环已黯然失色。除了<风雨天一阁>一章还确有实在见地外,其他多为无病呻吟、小病大养、买椟还珠之作。如此观察,似乎更能切中要害。
在学术批评领域,这类大妈式批评虽聊胜于无,但似乎大有开阔空间。
二、大爷式批评
这类批评,刚愎自用,不容置疑,多出自成就斐然之大家口吻。开了几次会,小有心得,发现某些大家功德已然圆满或即将封顶,脑壳已炼成刀枪不入的钢盔,对不同意见,闭目塞听;侃侃而谈,难以插嘴。下来战战兢兢问个问题,话音未落,演讲开锣,根本没法交流。有个长我一辈的老教授,一向老子天下第一,谁都不放在眼里。闻鄙人有几篇屁文还叫得响,道:拿几篇得意之作俺瞅瞅?俺知道他想的啥,给他几篇,听从发落。几星期后扔还给我,气咻咻扭屁股走人。只见拙文茶渍烟迹斑斑,看来他老人家确费了点儿功夫钻研,无奈不得其门而入,没法找茬,令人哭笑不得。
学术批评,需要在交流互动中长进,若目空一切,难免弹尽粮绝,走进死胡同。
三、孙子式批评
这类批评,几乎全是令人肉麻的吹捧文字,根本就不叫批评。有位博导,见人就夸。甭管男女,穿件新衣服都会脱口称赞,左右逢源,混得极其滋润。他的座右铭是:多说好话,没啥损失。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严严实实,滴水不漏。要说伪装,我有时也会露一手,但搞多了实在觉得累,不晓得他为啥竟活得红光满面,鹤发童颜?大概乃人性使然,得请教下弗洛伊德。这样的学术批评,大行其道,畅通无阻,占了大量版面。仅凭学术现状之常识判断,便可知大多乃昧着良心胡说八道,其中没啥诀窍也不新鲜,不提也罢。
以上只是谈了点儿目前学术批评中存在的问题。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学术批评当然也不少,无需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