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饱学的头脑中,无论对那个学术论题,总有一套“理论性的”解释出台,这是一个潜意识下的思维过程,我们可能没有感觉到它的作用。但是,其客观效果却决定了我们的情绪。
例如:在泛读期刊论文时,我们会在潜意识的支配下给出“好”,“差”;或“正确”,“错误”等主观结论。而其理论依据则是我们自身所理解和领会下的“合理的理论”。
一个初入毛庐的学者多少还是对自身的“合理的理论”有所保留,因而,对结论多少会放宽许多。但是,如果是一个自认为权威的学者,则会把潜意识下的结论看成是最终的可靠结论。
因而,一个权威学者的可能是个人潜意识下的结论往往会被听者视同为可靠的结论。
事实上,这是一个用“理论”来作为标准去检验真、伪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可靠性取决于我们的“合理的理论”到底有多高的真理性。一般地说,在一个理论的后面,总是有很多的实践证明,因而,其在一定范畴内是真理。如果一个学者不是自满于这种有限的真理性,就不应把它作为普遍意义下的尺度,但是,我们的潜意识恰恰把它作为一个普遍意义下的尺度。
所以,我认为:学术上前进的最大障碍是自满于“合理的”理论解释。
在现实情况中,这种基于“合理的”理论解释的评价法是随人而异的。所谓的同行评审就是最为通行的做法。如果被评价的论题没有超出“合理的理论”的有效范畴,则这种评价往往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是超出“合理的理论”的有效范畴,则这种评价往往是不正确的。
因而,同行评审的本质是群体性的自满于“合理的”理论解释。
在这样的一个机制下,所谓的同行评审就是学术上前进的最大障碍之一。这是一个悖论:同行评审的目的是推进学科的前进。
这点并不矛盾,同行评审的确是推进了“合理的”理论解释向更深更广的范畴延伸。但是,也在同时,排斥了不在“合理的”理论解释框架下的其它的“合理的理论解释”。所以,同行评审的本质也是群体性的排斥异己。
综观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往往是被群体广为接受的“合理的理论”在某些论题上走投无路时,人们才开始有限度的接纳其它的“合理的理论解释”。从而,使学科取得群体意义上的进步。
因此,我认为,学科的进步应分为三类:群体性的,个体性的,和酝酿中的。换句话说,学科的本质进步是由三个过程来完成的:1)酝酿中的。此时,“合理的理论”在某些论题上走投无路的事实被揭露,但是,只有少数把握“合理的理论”本质的学者认知这一点(不幸的是,这类学者被看成是“刺头”)。2)个体性的。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学者建立了新的、大概的“合理的理论解释”。这是需要运气和胆识的。(不幸的是,“合理的理论解释”往往被多数学者看成是“歪理”,而其大概性正是被攻击的重点。)3)群体性的。当对新的、大概的“合理的理论解释”批来批去后,突然性的发现采纳它比批驳它更为有利时,也就直接的把它作为“合理的”理论解释中的理所当然的组成部分。
我们目前所热衷于发表名刊论文的做法只不过是表明我们热衷于群体性的学科进步事业而已。
目前的事实是,对酝酿中的进步和个体性的进步,现实环境给予的打压是过度的大。而这种打压的根源是把握“合理的理论”本质的学者少,而且,人们也往往是自满于“合理的”理论解释。
只有一条原则能使酝酿中的进步和个体性的进步取得足够的生存环境,那就是:求真务实的科研环境。我们目前的环境离此太远了。
要形成科学创新的机制,首先要解决自满于“合理的”理论解释的问题;而解决自满于“合理的”理论解释的问题的前提是把握“合理的理论”本质;实践的指导性作用是必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