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给中国编辑的建议:为读者甄选有趣的论文
----专访《Science》编辑部主任编辑Jack S Yeston博士
石应江 齐国翠(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笔者在2001年,2008年,2014年1月多次对美国《科学》华盛顿总部及英国剑桥大学分部进行了访问。对《科学》有一定的认知。认为,《科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性跨学科综合科学杂志,源于其悠久的办刊历史积累,编辑的独立性,很高的同行评议标准及编辑质量,世界顶级科学家组成的同行评议团队,来自世界著名大学的专业背景深厚的编辑,作者的国际性,AAAS的坚强后盾和出版人。《科学》的目的是出版跨学科的论文,让不同学科的读者都能读到一篇感兴趣的文章。
1.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组成《Science》的编辑团队
《科学》杂志在美国华盛顿、英国剑桥大学及其他几个国家都有编辑部,有26位按照学科分工,具有博士学位的编辑,其中,主任编辑4人,高级编辑19人,助理编辑5人,书评编辑1人,他们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利兹大学等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的编辑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因为学术功底很重要,只有这样,当收到一篇来稿时,才能做出接受并送进一步评审或者拒绝的决定。同时,若审稿人评审意见不妥时,也可以和评审人辩论,以便给作者一个公正、有建设性的评审意见。专业背景和渊博的知识有助于编辑和审稿人、作者之间的沟通,因为,当拒绝一篇来稿时,作者通常十分不愉快,会问:为什么?那么,编辑就得从研究方法、讨论、结果等方面与作者沟通。
《科学》的现任主编麦克纳特(MarciaMcNutt)女士,是地球物理学家,是美国科学院(NAS)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AAAS)院士。此前,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及美国内政部部长科学顾问。曾于2000年至2009 年间担任《科学》编委会高级编委,她注重科学传播,而非商业化的出版业务,认为《科学》也需要适应新形势,走进公众领域。Jake S Yeston博士是《科学》9人管理团队成员之一。
2.来稿的8%通过审稿
《科学》每年收到1.2万份来稿,第1次筛选会淘汰70%。剩下30%留给编委会筛选,接下来送科学家进行同行评议,最后被接受发表的只占投稿总量8%。一般步骤是,作者通过数据库平台将论文投到编辑部,学科编辑初审后,部分论文被直接拒绝,其他论文进行下一步同行评议,若仍然被认为无突破性,也会被拒绝。通过的就进入下一步的深度评议。当然,也不是进入深度评议的论文都能够被发表。这时,编辑部是通过一个顾问团队(100人~120人组成)来对这篇论文做出接受或者拒绝的决定。《科学》的顾问团队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杂志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和补充的。这个顾问团队是通过数据库来对编辑部初选通过的来稿进行深度评议的。编辑一般在7天内对所有评语进行汇总,然后做出决定。在金属材料方面,聘请有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院士作为审稿人。统计表明,来稿的2/3在初审阶段就被拒绝,其余1/3进入深度评议。
由于当前的论文都跨学科,一般请2位评审人评议,多数情况是3人评议。根据专业内容,有时还增加评审人。如,有的论文实验数据很好,但结论太小众,读者可能缺乏兴趣和难以理解。那么,就将这些论文送给其他学科的专家审议,问他们能不能看懂?在《科学》,所有编辑还必须在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对论文内容做出判断:近期该学科有何发展,远期能否有重大跨越性成果?在深度上,能否被普通读者接受?
3.审稿人要注重双重角色的平衡
在论文评议过程中,要求审稿人平衡好作为评审人和作者两种身份或者角色之间的关系。因为当他作为评审人时,常常要求作者更认真、更仔细修改,要补充足够的数据来支持结论,这些补充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但是,作者却期望尽快发表,这就是审稿人与作者之间的冲突。有意思的是,评议人往往也是作者,当他们是作者时,也迫切期望论文被尽早发表。另外,评审人在初审时很认真,但是在复审时,却往往不在意作者是否按照修改意见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所以,如果修改稿有错误或者有些作者为了满足评审要求去造假,此时审稿人却不容易发现。作为科学杂志,作者的诚信度是基础,编辑部通常认为作者是诚信的,只能发现问题时才去纠正。
4.来稿由具有本专业背景的博士来编辑
Jake S Yeston博士的职责是负责化学、生物化学及应用物理学科的编辑及来稿的评议,也处理其他一些学科的论文,看它们是否适合于出版或者进行进一步的评议。并与评议人讨论评审意见,决定是否要求作者补充内容,与作者讨论评审意见,提供建议。与其他编辑达成共识,以决定来稿的取舍。然后对接受的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的编辑修改并送排版,跟踪论文的加工、出版过程,确保及时出版。同时,对一些有新闻价值的论文写一份简洁、易被大众接受的介绍,并及时转送《科学》的新闻部门,由他们负责新闻宣传及深度采访。
《科学》的编辑每天要处理很多很多论文,有时还要与其他学科的编辑讨论或者通过网络与在伦敦及其他地方的编辑实时交流,也可以通过《科学》的巨大的论文数据库进行在线沟通。在网络时代,编辑工作适于远程办公,例如,波士顿、多伦多的编辑可以在家办公。
5.处理造假论文是一件两难的事情
关于学术造假,《科学》有深刻的教训。2006年,由韩国首尔大学揭发,被世界广泛关注的论文造假事件是韩国生物学家黄禹锡关于人体干细胞克隆胚胎研究,这些文章发表在2004年至2005年间《科学》杂志上,直到2009年,韩国相关法院才判决论文数据部分造假。《科学》杂志也成立了调查委员会,发现:尽管这几篇论文按照正常的步骤审查,杂志社却对其蓄意造假无能为力。而且《科学》编辑部对论文造假问题的处理是一件两难的事情。因为编辑部没有权利去处罚作者,只能将作者造假情况向作者所在机构通报,由所在机构去调查处理。但是这种调查处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编辑部必须等待调查结果再做出反应。但是,今天网络很发达,社交媒体深入人们日常生活,当一篇造假论文被发现时,读者希望编辑部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慢一点就会抱怨《科学》编辑部为什么还没有撤销那篇论文?并催促编辑部发声明。所以,编辑部就在等待和被抱怨中煎熬。
6.影响因子是目前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最好指标,但不能用于评价论文,兼答《卫报》的批评
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Randy Schekman在英国《卫报》(The Guardian)发表文章,宣布他的实验室将不会再向《科学》、《自然》和《细胞》投稿。他说,这些世界最著名的期刊扭曲了科学进程,鼓励研究人员走捷径,在华而不实而不是真正重要的领域进行研究。Jake S Yeston博士说,一篇论文是否质量高,要看科学界对这篇论文的引用次数,引用次数多,至少表示大家对这项研究感兴趣,而且,引用过程是民主化的,引用越多,说明这篇论文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就会去看这篇论文。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社交媒体对论文的转载和评价,也就是说,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传统科学论文传播、评价的新的高效渠道。
《卫报》的观点有它的正确的一面,即,的确有不少作者是为了引用而引用。例如,不是因为被引论文很好而引用,而是因为这篇论文发表在《科学》、《自然》上,而《科学》、《自然》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所以希望借引用《科学》、《自然》上的论文来提升自己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事实上,并不是《科学》、《自然》杂志好,所发表的论文就一定好;反之,也不一定好论文一定就只发表在知名期刊上,两者没有必然联系。《卫报》的论点是基于作者只关注《科学》的品牌,只注重其影响因子,通过期刊的影响因子去评价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偏离了应关注于这篇论文是否对你的研究有帮助而引用。作者关注《科学》、《自然》,关注影响因子,这不是期刊本身的错。作者从根本上还是希望在知名度高、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科学》的目标也是发现并发表顶级的科学论文,因此经常参加各种重要的学术会议,向优秀的学者及其团队组稿。
影响因子是目前最好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其他方法均无法与其相比。《卫报》提到的问题很重要,因为《科学》有品牌,所以,有些引用是源于作者其他的目的,而非论文本身。这些作者是在利用《科学》的影响力来提升自己论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科学》也能鉴别一些被《自然》拒绝的论文投到《科学》编辑部,这就是看参考文献表,看来自《自然》的参考文献多不多?这是作者的通病,为了讨好期刊编辑。
7.控制出版规模是为了让人们每周有时间去读完它
《科学》的目的是出版多学科的论文,让不同学科的读者都能读到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出版相对少的论文是为了让杂志薄一些,便于携带到飞机或者火车上阅读。编辑部控制杂志规模,还为了让人们每周有时间去读完它,并有兴趣去读读他专业领域以外的内容,并受到这些跨学科内容的启发,因此,《科学》不得不拒绝许多杰出的研究成果,而且在拒绝时非常外交,因为不想疏远任何科学家,也许,将来,这些科学家会有很杰出的成果。显然,编辑们常常为论文的及时发表而兴奋,并鼓励科学家把未出版的论文投给他们。但同时,编辑们也感到很可悲,他们不得不拒绝90%的来稿,这些论文质量也相当好,仅仅因为《科学》发表容量有限。
8.封面文章致力于对科普的促进
2013年12月,笔者在哈佛大学科学报告厅聆听了一场有关月球形成的向公众开放的科普报告会。该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科学》的封面文章发表在2012年11月的杂志上。对《科学》而言,这不是个例,因为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是《科学》杂志的主要目标之一。另外,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大概在18年前就规定,科学家所获得的研究经费必须要部分投入到公共教育中。《科学》杂志希望在美国科学家中创造一种文化,鼓励科学教育的发展。要在美国创造科学文化,科学家要与社区、学校等组织建立互动关系。
天文学是大众比较喜欢,又充满好奇的学科,容易受到广泛关注,所以就有了哈佛大学的科普报告会。编辑部一直致力于发现和发表这种被大众广泛欢迎和有兴趣的论文,并将它们作为封面论文去推广。但是,化学学科就不同,提到化学,人们容易联想到有毒、有污染、危险或者毒品。
科学普及教育在美国依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前任主编布鲁斯·艾伯茨博士在2008年访问过温家宝总理,他回到编辑部后感慨地说,当前中国的政治家都有纯科学的背景,而美国的高层政治家,拥有科学背景的人不多,无论是总统还是两院议员。如果美国拥有深厚科学背景的政治家再多些,那么,美国的科学教育工作会有很大进步,效率会更高。
9.传统商业运行模式正面临数字化出版的挑战
《科学》杂志发表来稿是免费的。其运转资金来源共有3部分:AAAS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收入。杂志有独立的商业运作部门,他们与编辑部各自独立。他们不能干预编辑部,不能告诉编辑部应该发表什么论文,不应该发表什么论文。目前,网络很发达,广告商在平面媒体上投放的广告越来越少,相应投放到《科学》的平面广告也在下降。
许多读者问,《科学》为什么不能开放浏览?事实上,没有一本期刊是真正免费的:如果放弃传统的向读者收费,那么,这费用就会转向广告商或作者。作为《科学》,即使向作者收费,也不能维持正常运转,那么,要么发表大量的论文,要么向作者收取高昂的费用。《科学》每年发表830余篇论文,如果将所有费用分摊到这830余篇论文,那将会很高很高,根本不现实。当然,《科学》并不是完全收费,也有两种免费阅读方式,一种是论文发表一年后就可以在网络上免费阅读;一种是订户在网上的即时免费阅读。
《科学》目前没有把内容全部在线无纸化出版的计划,纸质版仍将存在。已经通过网络在线数据库弥补纸质版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表现形式上的不足。纸质版的优势是容易携带,在线数字化出版的优势是低成本、绿色节能、多媒体丰富多彩。纸质版与在线版将并行一段时间。
10.对中国作者的建议:论文要有普遍的适用性,要能在某些领域改变人们的思想
最近几年,中国作者投到《科学》的论文质量越来越高,在《科学》上得到发表的篇数越来越多。总体而言,来自中国的投稿量最多,许多论文很精彩,但作者不太清楚《科学》的用稿标准。例如,同一所大学同一院系不同作者投到《科学》的论文质量相差很大,有些是世界水平的,有的很差,难道他们之间没有交流和互动吗?《科学》要求论文的专业面不能太窄,要能在某些领域改变人们的思想。所以中国学者的论文更适合发表在该领域知名学术专刊上,而不是《科学》杂志上。
11.中国支持创办英文版有利于科学交流
在中国创办英文版,用英文发表原创于中国的论文,参与国际科学竞争,这是件好事。其实,中国本土的学报是以中文为主、以双语为主、还是以英文为主,要看中国发展的需要。这里以化学领域的论文为例,二战前,优秀的化学论文大部分用德文发表,因为那时德国的化学学科领先世界。但今天,来自德国的化学家要在世界交流,就需要用英语。现在中国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大,研究人员在不断增多,如果20年后,世界上顶级的论文大部分用中文发表,那么西方的科学家都得学习中文。但是,当前中国科学正在崛起过程中,在这个阶段,他们鼓励并欢迎中国作者将自己的优秀论文发表在中国自己出版的英文版学报上,因为当前世界上懂中文的科学家不多,这需要一个过程。
12. 要舍得花一生去读论文就能成为一名好编辑
Jake S Yeston博士199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2001年在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在德国做了几年博士后研究,2004年加入《科学》编辑团队。当时,他想在华盛顿找一个工作,所以每周看C&E新闻的招聘广告,看到《科学》的广告后,他想,我应该擅长它,于是,申请了一个从来未曾想过的科学编辑职业。
他说,作为一名编辑,要有广泛的学科背景,要有外向乐观的性格,要有优秀的写作水平,要与世界杰出的研究团队保持紧密联系,这样才不会错过获得和发表激动人心的原创研究成果。要舍得花一生去读论文,这样你就会慢慢懂得写好论文,编辑好论文。编辑工作是一份需要自觉、需要勤奋的工作。如果你是博士后,科学编辑是一个很棒的职业,值得你去工作。是的,他是一位性格开朗、善于言谈、表情夸张、语言丰富的人。
他很热爱这份工作,当他作为第一位读到化学领域一些激动人心的进展时,非常兴奋,特别愿意发表这篇文章。在读研究生时,常常为读到一些论文的图表感到困惑,现在,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他就会建议作者,是否让图表一目了然呢?以便使读者不再困惑,为此他十分高兴。
《科学》也进行论文组稿,主要通过学术会议、电话、邀请函。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与科学家保持沟通来实现编辑部与科学进展同步,及时了解科学新知。同时,由于专业的局限,所以必须广交科学家朋友,以便为来稿的评议找到一个正确的评议人,并与这些大学教授或者产业科学家建立良好的关系,当他们看到我的email时,愿意花时间为我们去评估一篇来稿。
他最高兴的事情是帮助作者在《科学》上发表了论文,最痛苦最遗憾的事是不得不拒绝大量来稿。他对当前中国科学的发展、教育现状充满渴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