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表,就发臭”目前还存在相当的争议,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经常有一些大牛劝年轻人要打好基础,锤炼精品,尽量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深层次反映的是创新的显性与隐性体现问题,由于我从事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因此相关讨论围绕人文社科来进行说明。
一个学者的水平高低,创新能力如何,取决于其言行、作品等诸多方面,对于大多数学者而言,要想产生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如果不是身处某个学术位置,一般主要靠作品来体现其水平,说穿了,就是论文来体现学者的水平,并且带来学术影响力,这就是“不发表,就发臭”的本质所在。
如果一位学者,水平较高,但不怎么写论文,只有周围熟悉的人知道,即使发自内心佩服,但由于接触的圈子较小,因此也难以产生多大影响力,除非是政府的学术官员,我看到太多这样的人,少数水平确实较高,但大多数很水。
当然人是变化的,一些学者在成长之初认真治学,著作丰硕,一旦成为官员,就没有必要去辛苦发论文了,反正学术影响力也不差。
那么论文数量和学术水平是否成正比呢?也不能这么说,两者之间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至少发表10多篇论文的学者与发表一两篇论文的学者水平难以比较。但是如果一位学者论文数量较多,发表的期刊总体也不错,如果说这个学者没有水平,恐怕也有些武断。毕竟现在期刊对论文要求越来越高,发表论文的竞争也很激烈,没有一定的水平根本做不到。
在人文社科领域,现在经常听到外界有一种声音,问学者做了哪些贡献?如果有论文,这毕竟是显性的,加以总结,你做了什么,贡献多大,大家自然知道。如果你没有论文,加上不是官员,即使你有很好的理论体系,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拿什么来说明你的水平?当然,学者如果不写论文,还可以通过政策建议给政府采纳,带来某种影响力,不过政策建议稿说穿了还是一种显性的东西,类似于论文。
所以我的结论是,对于普通学者而言,如果你想有影响力,想为社会做点贡献,那么还是要以论文、报告甚至博客的方式发表你的观点,这些都是显性的。如果不做这些东西,那么你可以做个好老师,将你的思想传给学生,也是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观点难免偏颇,欢迎进行有益讨论。
2014.6.21 俞立平 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