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审稿意见需要附上一个给编辑的cover letter,以及一个给审稿人的response letter。这两个文件主要都是用以交流,会更加口语化,形式上也更加自由。在撰写时,应注意一下中西文化上的差异。
在coverletter里面,要注意称谓的问题。称谓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给老外发邮件的时候常常出现。国内教授很多,而且经常称呼人的时候长一级,称人家为“教授”是比较正常的。但国外的情况不太一样。以前申请博士课程的时候,跟导师发了几个月的邮件,title都用professor。等去了之后才知道,原来一个组就一个教授(professor),虽然也有讲师(lecturer)跟reader,但是没有人把这些当做头衔。所以除了professor,其他的都用Dr,当然对于没有拿到PhD学位的只能用Mr了。虽然一般人在邮件里被称为prof.也不会主动去矫正。但是一不小心碰到个千年reader,人家那是会多尴尬啊。
再回到对编辑的称谓上,在回复审稿人意见的时候,都会知道责任编辑(associate editor)或者主编(editor in chief)的名字,就是发审稿意见的那个人。所以cover letter的title,就可以直接用头衔+姓来称呼。搞不清楚是Dr还是Prof.的话,google一下比较妥当,如果找不到相关的信息,那就用Dr吧。也可以直接用Dear +名字,因为都已经是修改稿了,双方算是已经打过招呼了,第二回就不用那么官方了,看着也亲切一些。在国内不能这样,会给说成是不懂礼貌的。中国人也习惯以行政职务来称呼人,所以用dear editor也很自然,但在老外看来,还不如直接称呼他的名字呢。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对待老外,正常谦虚就可以了,过分了反而不好。比如一篇文章确实写得不错,连审稿人都由衷地称赞是个excellent work。回答的时候thank you一下就过去了,但是要是在后头加上一句 we have a lot to improve.就有点谦虚过头了。这反过来是说审稿人境界太低了,看不到后面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就给作者忽悠过去了。实际上,作者可能只是下意识地谦虚一下,文章本身也没啥可以further improved的。同时,别人如果一连问了十几二十个问题,在问答的时候是不需要每个问题都thank you一遍的。在开头或者结尾一块感谢一下就可以了。
相对而言,老外对于学术的态度要更加直白一些,没有那么多弯弯,比如他们会直接说文章nonsense,wasteof time。或者见过在国际会议上,两个大boss直接无视其他人的存在,直接开吵的情况吧?中国式的谦虚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肯定不能再谦虚了,再谦虚就被拒稿了。弯弯可以绕,比如含蓄地指出审稿人的错误,但是最终还是要正面地、不亢不卑地指出他的错误,或者列出不同意他的观点的几个原因。
很多老外都信教,但他们大部分对科学的态度又是无神论的。按周总理的说法,这叫做求同存异。不要觉得他们都信教就能用“God”,“Creator”来拉近距离。最近出了个事情,华科的熊教授因为在文章中出现design by the Creator,而给PLOS one撤稿了。这事的起因是曼彻斯特大学的James McInerney在twitter上发文说,把神创论搬上正式的期刊,简直就是个笑话。相信熊教授是无心的,但是要记得,科学是科学,宗教是宗教,尤其对科学文章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