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Science, SCI/IF, 同行评议/行政监督
冯兆东(2016-06-17)
一、前言
我写过两篇关于SCI的科学网博文:SCI科研论文的正面效果(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852514.html)和SCI问题再议(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854022.html )。在文中,我认可了“被批评”的SCI弊端,但我的博文主线是“提倡SCI对中国科学进步有好处”。
为了改正已经暴露出来的诸多SCI弊端,IF(影响因子)早已被认真地引入到评估体系。可是,IF也正在被深刻地批评着(见赵美娣的科学网博文:给影响因子热泼点凉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474-984840.html)和刘立的科学网博文:“优先权高于影响因子”象限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984752.html))。
我一直推崇“同行评议”,但我的推崇也正经受着严肃认真的批判(见高友鹤的科学网博文:同行评审后发表是对创新的桎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4733-983071.html)和杨正瓴的科学网博文:伟大的进步:绕过同行评议(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84972.html))。
自然啦,我也没少听“不进行有效及时的行政监督,学界会更乱”的说法。目前急功近利的“行政监督”似乎被我们大部分学人认为是不好的。去年(2015)院士争夺过程伊始,科学网上有人说,争得院士的必要条件之一便是有一篇Nature或Science的文章。一篇‘Nature或Science文章’半定乾坤也不是没有问题吆。去年屠呦呦获得了中国人的第一块真正的诺贝尔奖牌,有人嚷嚷道:看来中国的科学还得靠“三无”科学家了(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头衔,无留学经历)。
以上争论无疑都是有道理可讲的。但又一定不是没有其它道理可以用以反驳的。我这里谈谈我自己的“正想与反想”。
二、学术评估问题
先说行政监督。目前急功近利的“行政监督”似乎被我们大部分学人认为是不好的。网上和报上常常正式地和非正式地揭露我国“行政对科学干预的过多”所产生的弊端,例如行政监督引产了一大批“很会填报表”和“很会通关系”的“职业科学经纪人”;还如,从大学校长到系主任,大家都在用“夸大其词”的办法突出自己的政绩以“骗取”更多的资源。可是,在管理体系变得更合理之前,“不进行有效及时的行政监督,学界会更乱”的说法还是很有市场的。
再说同行评议。同行评议的目的是:让那些行家帮着做个判断(为一份杂志,为一个基金组织,等等)。前提一定的是:同行是行家的,同行是公正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愿意相信,同行评议总比“行政监督”来得更合理也来得更公平。但是,同行评议也不是没有问题。据说(杨正瓴的科学网博文:伟大的进步:绕过同行评议),丁肇中说过:“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那如何是好呢?完全交给行政,似乎真的不行。交给同行,似乎也确实有潜在的问题。但是,我们总不能靠“观察”学者的面相去预判学者或“祈求”上帝替我们做判断吧!
再说SCI和IF(影响因子)。科学真的需要国际化。这里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写博士论文和科学论文的前言里都需要总结和归纳“你所涉足领域的国际前沿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全世界有不少人都在做类似的或相关的研究,你首先得理解前人(中国人和外国人)已做好的铺垫和前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吧。但是,正如YFTan发表在科学网的“怎样(负面)评价SCI科研论文”(2014-12-19)一文所说,被神器化后,SCI导引了一系列的不合理,甚至将中国科学引向“科举”:人们为了“升官发财”而SCI。
中国SCI盛行的另一后果是“滥竽充数”的SCI杂志盯上了中国的SCI出版费。后来呢,IF(影响因子)的被引入似乎有效地遏制了“烂SCI”问题。但是,IF似乎也被“滥用”了。几乎所有的学人每时每刻在谈论IF,却是没有人谈论他(她)自己认为的有趣科学发现或进展。原因很简单:监督部门看重IF,它(IF)与奖金、升职、甚至争夺院士都挂起钩来啦。客观地讲来,一个最为有效的争论是:IF是那本杂志的IF,并非你的那篇文章的IF。但是,学者们的假定一定是IF高的杂志的审稿标准和接受标准都高些,事实也确实如此。至于“不少‘低IF的文章’后来被证明比大多‘高IF的文章’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这一事实确实给了我们难堪。但是,我们总不能靠“观察”学者的面相去预判学者或“祈求”上帝替我们做判断吧!
再说Nature和Science。再次,科学网上有人说,争得院士的必要条件之一便是有一篇Nature或Science的文章。我曾在我任职的德州一所大学(算是一间二流大学吧)地质系做过“Search Comittee”的Chair。一个助理教授职位的申请者中的三位有Nature和/Science发表的经历。其中一人竟然有3篇Nature和/Science的文章,但是他仍然落选了,因为他的学术经历和知识结构并不是那个地质系所需要的。这一经历导致了我对“一篇Nature或Science文章半定乾坤”有点不认同。但是,我又是被“追求Nature或Science发表”洗礼过的。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时见证到,那里的学者把发表Nature或Science文章作为他们的“攀比”指标。我的科学偶像Wallace Broecker一生竟然发表了多达50多篇的Nature或Science文章(包括合作的)。虽然Nature或Science被认为是“Old Boy Club”(可以翻译为:既得利益团体的俱乐部),虽然它们的很多文章也被证明是Nonsense(胡说八道),但它们的学术信誉却是被长期地和广泛地认可的。他们的文章(特别是述评文章)一直起着引领学术方向的作用,它们的审稿和接受标准都很高。我的结论是:没有必要为了一篇或两篇‘Nature或Science文章’去伤透了学者的心或管理层的心(你们也无需过分吹吹打打),但中国真的是到了辈出“引领科学方向”的国际学术领袖的时候了:出现一批在某个领域“引领风骚地”在Nature或Science不断发表文章的学者。
小结:鼓励SCI,引进IF,提倡Nature和Science发表都是具有长远意义的合理政策,我们无需批评。我们需要批评的是“过分化”和“简单化”。
三、美国的一流、二流、三流大学分类运行模式似乎可以诊治上述的“正想与反想”
科学研究的评估是一个难题。不过,只要一个国家的宏观-中观-微观战略的部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具合理性,社会需求会用竞争的办法给不同级别和不同定向的学术机构“赛出”符合实际的和合理的评估体系的。我这里引用一些美国大学的例子,以说明“既给突破型学者给足自由空间,又能督促其他学者勤奋工作的办法”还是有的。
浙江大学特聘讲座教授(美国杜兰大学讲座教授)李志文“牛哄哄地”认为,中国发展一流大学最难的一步:从封闭型三流大学管理模式跳出来。以下的内容摘自李志文的文章《一位华人学者眼中的中外大学》。
【三流大学,应该是像美国的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Kansas State University。这些大学有一个共同特性:都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是外行官员管内行学术专家,就是咱们所说的『红管专、外行管内行』。这些外行官员都要找一些『客观标准』来做管理依据,就自然地数字挂帅了。在美国这些大学都是资源较少的州立大学。天下英才有限,到了这些学校,能分到的人才,就微不足道了,数字管理,简单明瞭,成本低廉。用SCI数目来管教授,就如同用考试来管学生,没有太多的实质效果,但管总比不管好。
二流大学,应该是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University of Florida,University of Kansas这一类的大学。这些大学由于资源、地缘、历史因素,没法子与一流大学较短长。一流大学的少壮副教授通常是二流大学争聘讲座教授的目标。三流大学与二流大学之间的交流相对少多了。
在顶级大学,谈文章的篇数,是粗俗的行为,会被大家取笑。在那种学校,著作等身、大气磅礴是理所当然。在一流大学,学者们梦昧以求『这辈子』能有『一、两篇』传世之作。但是这个梦是深藏心底,不能公开说的。在二流大学,是公开的说:『想当教授,就得有一、两个全垒打』。二流学校公开招聘讲座教授的时候,基本上看的是品质,不是数量。但是在提升的时候,基本上看的是数量,不是品质。二流大学资源有限,那能养得起这么多神仙(能人)?只要你还努力并听话,时间熬够了,也就能当教授了。
在顶级大学,教授几乎人人有个讲座头衔(endowed chair),这些老爷都是千辛万苦挖过来的。校长的任务不是『管』这些人,而是哄着他们,赔着笑脸,防着他们与别人谈恋爱。校长更重要的任务,是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知道各专业领域的动向,聘请能领导未来20年学术方向的大师。那怎么『管』这些老爷呢?别担心,这些人好管极了。只要你的学校有足够的大师(顶级大学当然是大师如云),他们互相把对方管得贼紧。老子好不容易混到这个江湖名声,我们中间如果出了一个假货,别人对我们的本事产生怀疑,我的数十年修行,岂不被糟蹋了?
有效的市场机能一定要有优生劣败的竞争淘汰机制。美国二流大学以上,都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就是长聘制度(tenure system)。顶级大学的长聘制度可以说是冷酷无情、惨不忍睹。长聘制度原来是保障教授的言论自由的,经过两百年的演变,成为美国学术最重要的『净化剂』。长聘制度是让最有前途的年轻学者,列入长聘教授的候选人,称为长聘岗(tenure track),成为严格考核与培养的对象。这个考核期,在顶级大学是九年,通过了就是正教授(注:在一流与二流大学,通常是六年,通过后就是长聘副教授)。】
结语:给所有大学以合理的办学空间和足够的办学自由,学校的发展才可能与社会需求紧密地结合。给大学校长以足够的办学自由,让他(她)把学校办出特色来,办出优势来,办出风格来。这样一来,不同的学校就自然而然地服务于社会的不同需求,整个社会就会得到全方位的“高等教育服务”,那样的社会一定是很有活力的。这样一来呢,清华、北大等就有望朝着“国际一流大学”去奔,另外一些比较好的985院校就有望朝着“国际二流大学”去奔,办成和管好更多的“国际三流大学”的任务也不轻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