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担任一本社会学期刊编辑的任期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帮助那些希望发表研究成果的年轻学者更好地了解编辑的工作流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从学术会议上“与编辑见面”这一环节的受欢迎程度便可体现。在资历尚浅的学者看来,编辑的工作就像一个谜。编辑们被视作拥有“绝对权力”的人,因为盲审体系就像一层面纱,将作者与那些评价他们研究工作的人分隔开来。并且,在这种印象中蕴含着一个事实:基于审稿人的意见,编辑最终会写下一封决定稿件命运的信函。
让作者从编辑的角度去思考是使编辑工作流程透明化的方式之一。在外行眼里,编辑这个职业被打上了“权力”的烙印,而在编辑自己看来,他们只是在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他们对期刊的发展负有责任,有义务去提升期刊的声誉和影响力。只有发表那些高质量并且对相应领域的学者具有吸引力的稿件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而出版那些并不确定研究内容是否有价值的稿件则是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编辑需要的是能够对期刊影响因子的提升有帮助的文章,而不是从权威同行那里听到“你怎么会让这样一篇垃圾发表出去?”的质疑。
编辑是论文发表这项“游戏”的守门人。高质量的期刊收到的投稿,远比可发表的稿子多。编辑的任务不仅是淘汰那些不该被出版的稿件,而且要从众多优秀的投稿中甄选出最优的并帮助作者把他们原本就很好的文章修改得更好。这是不是听起来非常自负?毕竟,没有哪位编辑能够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方方面面的都在行。这时候,就需要引入同行评审这一机制了。
编辑想要达成目标,需要各个分支领域的同行专家对稿件进行评估。但是,找对审稿人是一件非常耗时的事情。找到专业知识与具体稿件正好对口的审稿人是挑战的第一关,找到正好有时间而且承诺撰写审稿意见的审稿人是第二关,而编辑的最终目标是找到3-5个这样的审稿人。那么编辑期望从审稿人那里获得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对论文实质性的、批判性的、同时也是公正的评价,同时还要提供足够的评审意见去帮助编辑做出有依据的决定。
基于审稿人的意见,编辑会慎重地写出一封决定稿件命运的信函。理想的稿件决定函应该是清晰易于理解的,不应该向作者提出那些不切实际的愿望与要求。如果编辑的决定是拒稿,一般应该非常简短地告知作者:这篇文章不纳入期刊发表的考虑范围。如果是一份直接采纳的通知(五年里我只写过一封),信函也是十分简短的,如“祝贺您”或者“做的很好”之类的话就够了。但是如果写一封需要修改和重新提交,或有条件接收的信函,信函中就应该提供关于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以及如何修改的具体指导意见。考虑到审稿人总是会提出有争议的评审意见,所以编辑们有必要向读者指出编辑最看重的那些评价。因为在审稿人之间分享评审意见和编辑的决定信函是惯例,因此作者不会在稿件决定函里看到一些类似“评审C太离谱了”或者“你可以完全忽略评审D的意见”的话语。要记住关键的一点:最后拍板做决定的不是审稿人,而是编辑。
当决定函到达作者手里时,作者需要去“破译”信函的意思并仔细考虑审稿人的意见。如何做到这一点是另一个话题。至关重要的是,我在这里描述的只是理想的状况,但并不是所有的审稿人和编辑都是理想的。这对有经验的作者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真理。无论如何,作为作者、编辑和审稿人,经历过几十年同行评审的过程,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大多数编辑和审稿人都在力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我们拥有的这一机制或许不完美,但是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