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式
大多数期刊在作者指南中会有明确的格式要求。可能包括字数限制,结构要求和参考文献样式等。任何此类要求在稿件提交后由编辑部门进行检查,因此在将论文发送给审稿人之前,格式问题都应该已经解决。通常情况下,如果文章被接收,那么将按照期刊的样式进行排版,所以在审稿阶段对稿件格式提出意见将是无用功。话虽如此,但如果文章的结构干扰了它的可读性,那么也可以提出意见。
2. 拼写,标点和语法
同样,期刊文章在出版前要进行文字编辑。在某些情况下,会由技术编辑完成;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一般的语言编辑完成。这意味着,在出版之前,诸如拼写,标点符号和语法之类的语言问题应该已被纠正。因此审稿人不必再进行此类更正。提前消除从根本上影响到论文意义的语言问题,如丢词,专业术语拼写错误或词不达意,对审稿很有大的帮助。
3.剽窃
依靠审稿人识别出所有存在剽窃问题的文章显然是不合理的。即使审稿人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和十分广阔的知识面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大部分期刊现在都有专门的查重软件来检查稿件和已发表文章的相似程度。但是也鼓励审稿人提出对有剽窃嫌疑的文章的质疑。
4.道德伦理
所有优秀的期刊都要求他们发表的研究符合高伦理标准,因此也需要他们声明与其领域相关的道德规范。这些可能包括利益冲突声明,临床试验登记和患者同意书等内容。这些要求将由编辑部检查。同样,也鼓励审稿人对编辑部提出他们发现的任何不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问题的意见。
5.重现研究过程
科学是一种归纳方法。可再现性对于科研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准确详细地报告研究方法是任何科学论文的关键组成部分。以同样的方法再现同样的结果会增加结论的可信程度。所以理想情况下,如在研究结果公布之前重新进行科学验证是很好的。但是这并不实际,所以审稿人也不会这么做。
6.做最终决定
审稿人向编辑提供有关文章是否可以发表的宝贵意见。但最终是编辑谁决定是否可以发表。大多数期刊在作出决定之前都会征求多个审稿人的意见,如果两位审稿人意见不同,编辑可能会进一步审查。审稿人提供的只是建议,编辑可能做出不同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