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一个人的学术水平,一直存在重大争议,现在最常用、最简单且能数据化表示的做法就是看其发表的SCI论文数据,包括论文数量、期刊影响因子以及论文被引用次数。
从百度百科可以查到SCI影响因子的定义: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
当然文章被不被引用,引用次数的多少还与研究的方向是否热门,成果所涉及的领域是不是宽广有关。如纳米材料研究,纳米很时髦,且它能应用于化工,能源,环保和消毒等领域,研究纳米的人也很多,当然发表关于纳米文章的人也多,你引用我,我引用你,这样,纳米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自然也就多,若杂志常发关于纳米研究的文章,则该杂志的影响因子自然就会增加了。
已发表的SCI论文被引用次数,目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搜索工具,如百度学术、ResearchGate、 Web of science或Google Scholar等进行搜索。现在国内一般不能打开谷歌网页,这里不讨论Google Scholar,前面三个搜索也是能得到结果,但这三个检索工具所得到的被引次数往往不同。
最近搜索了一下个人发表的部分SCI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发现如下几个规律:1)百度学术给出的近五年的被引用次数小于ResearchGate 与Web of science;2)ResearchGate给出的被引用次数要小于Web of science;3)百度学术给出的五年前被引用次数又有可能远远大于另外二个检索结果。对于以上规律,我的推测是:ResearchGate 与Web of science 主要收集国外杂志的引用情况,有可能Web of science 收集的杂志源更广些,故它引用的次数就自然比ResearchGate要多一些。而百度学术的引用次数,不仅有国外的SCI英文论文的引用数,也包含国内中文杂志的引用情况,这样,它的引用数就有可能远远大于后面的二个检索方法。但百度学术的更新速度比较慢,特别是对国外英文杂志引用数的收集滞后比较严重,这就导致了发表在国外英文SCI杂志上的文章,近五年的引用数要小于另外二个英文的引用数检索工具。当然,这三个检索工具的引用数还是有比较强的相关性,引用数高的,大家都高,只是存在一点差异。
这些检索工具得到的论文引用次数都不相同,用哪一个数据呢?功利的做法是:哪个数大,就用哪个数,且这个数的来源也是有根据的。个人认为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不仅要给出被引用数据,还要明确标注所使用的检索方法和检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