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发表的问题论文,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定义了三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是更正。主要是对数学计算或统计分析的更正,通常更正后的论文会提供原来论文的链接。
第二种是表达存疑。即对论文的正直性以及著作权存有疑虑。这个标签的意思是期刊正在对该论文的研究效力进行审查,但是这种审查有时需要几年的时间,因此告诫读者对该研究的结果要慎用。
第三种是撤稿。即正式将之前发表的论文从期刊撤回,并对电子版本印上“撤稿”的水印。毫无疑问,撤稿是对论文最严厉的处罚,比拒稿、要求修改等都要严重的多。此时,我们应该对苛刻的同行评审报以感激之情了,幸好不是在发表之后发现问题!
撤稿的案例占比并不高,但是最近几年有大幅上升的趋势。2011年,有人对Web of Science上的论文做了统计,撤稿率仅为0.02%,即每10,000份发表的论文中只有2份被撤回。同年,华尔街日报在汤森路透刊登了一篇报道称,撤稿数量从2001年的22份增加到了2010年的339份,增长了1540%。因此,撤稿的绝对数量增幅是惊人的,数字背后或许是研究人员巨大的发表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撤稿事件通常是同一期刊的多次撤稿,即发现某位研究者的论文有问题之后,与之相关的其他研究论文都受到牵连。
出版道德委员会(COPE)在其撤稿指南中指出,撤稿的目的是保护科学文献的正直性而不是毁损作者的信誉。但事实上,撤稿事件中多方受损。
除了这些直接与撤稿相关的影响,作者的其他论文也会被同行隐性质疑,其结果就是大家都不再阅读和引用该作者的所有论文。虽然撤稿事件并不以损毁作者信誉为目的,但可以说,一次撤稿几乎是断送了作者的整个学术生涯。
撤稿的原因有哪些呢?最常见的是学术行为不端,即在研究中涉及编造、撰改或剽窃。
注意,行为不端与诚实的错误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有意而后者是无意。这些看似非硬性的归类让有些研究者以为找到了行为不端的理由,他们可能会意图模糊界限或将行为不端改为无意为之的错误。然而结果往往相反,即错误也给人的感觉像是行为不端。学术界对于科学的诚信以及作者的信誉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因此,在这里铤而走险实为不值。研究者应视信誉为最高德行,用最严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长期来看,这反而是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