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并将其投稿至一家SCI期刊,然而直到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等待才最终见刊。在这漫长的等待期间,笔者时常焦急地查看手稿的审稿状态,甚至每天都在关注着。
本期,笔者带来了Editorial Manager系统以及论文手稿投稿后各种状态的解析。
SCI论文投稿系统的重要性
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投稿系统的重要性超出了我们的认识:
1. 提高投稿效率:SCI论文投稿系统提供了在线投稿平台,极大地方便了作者提交论文,并且可以随时跟踪投稿状态。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投稿周期,提高了投稿效率。
2. 透明公正的审稿流程:SCI论文投稿系统可以为整个审稿流程提供透明的跟踪和管理,包括审稿人邀请、审稿意见收集、作者修改手稿等环节,保证了审稿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3. 方便的沟通与协作:系统提供了作者、编辑和审稿人之间的沟通渠道,可以快速交流意见、回复审稿意见、进行手稿修改等,有利于提高沟通效率和协作效果。
4. 数据统计与分析:SCI论文投稿系统可以对投稿情况、审稿周期、录用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期刊编辑部提供决策支持,帮助期刊提高管理效率和学术质量。
综上所述,SCI论文投稿系统对于我们论文的审稿、发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Editorial Manager系统概述
Editorial Manager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学术期刊的手稿管理系统,该系统使得作者、编辑和审稿人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手稿提交、审稿意见收集、修改手稿、最终录用和出版等一系列操作。
对于第一次使用SCI论文投稿系统的用户而言,Editorial Manager系统的英文界面可能非常不友好,很难理解系统各个功能的作用,如下图所示。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知道这些选项的具体作用,因为手稿会根据状态自动流转各个选项下,不会出现在多个选项中操作的情况。一般情况,其他选项是无法打开的,大家不需要在意他们。
Editorial Manager系统的使用流程
接下来,笔者详细介绍Editorial Manager系统的使用流程,分享个人经验。
01、注册与登录
要使用Editorial Manager系统,作者首先需要注册账号。注册时填写个人信息并创建用户名和密码。注册后,作者可以使用所创建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 注册账号只需要邮箱即可,不需要手机号。
- 注册邮箱没有具体要求,可以是学校研究所的单位邮箱,也可以是个人邮箱(例如:126、yeah、qq等)。
- 如果你经常换单位或者以后要换单位,那么最好使用个人邮箱,以防以后不能使用单位邮箱,毕竟这些邮箱会显示在论文上的,笔者就遇到过这个问题。
02、新手稿的投递流程
作者登录后,可以选择提交新手稿,如下图所示。在提交过程中,作者需要填写详细的手稿信息,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等,并按照系统要求上传完整的手稿文档。提交后,系统会生成一个唯一的手稿编号,作者可以使用该编号跟踪手稿的审稿状态。
如何查询论文状态呢?笔者强烈推荐使用微信订阅论文审稿状态信息,不仅可以查看审稿人是否审稿,还能查看论文审稿时长。
03、审稿人邀请与审稿流程
一旦作者提交了手稿,编辑会开始安排审稿人。通常,系统会自动向潜在的审稿人发送邀请函,邀请其审阅手稿。审稿人可以在系统中接受或拒绝审稿邀请。一旦审稿人接受邀请,他们可以在系统中查看手稿,并提交审稿意见。
提交手稿的时候,需要作者推荐审稿人,这个需要作者们提前备好审稿人名单,以防投稿时现找审稿人,如下图所示。
04、修改手稿与再次提交
如果手稿需要修改,作者会收到编辑或审稿人的修改意见。作者可以在系统中查看这些建议,并对手稿进行修改。修改后,作者可以通过系统再次提交修改后的手稿。在一些情况下,作者需要在提交时附上一份说明,解释对审稿意见的回应和修改。
修改意见不仅会在投稿系统里找到,也可以在邮件里看到,建议大家核对清楚修改意见,以防遗漏。
05、最终录用与出版流程
如果手稿最终被录用,作者将收到录用通知,投稿系统也会显示你的论文状态时Accept。接下来,编辑会安排最终的排版和出版流程。这可能包括对手稿进行最终的格式化,编辑和校对工作,以确保最终的版本符合期刊的要求。最终,手稿将被安排在适当的期刊出版。
预审评估
科研人员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被国际知名期刊及会议接收。专业编辑提供独立中肯的评估,可以让科研人员了解自己文章的质量与期刊发表的潜力,从而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投稿。
论文手稿投稿后的各状态解析
Editorial manager 中显示的论文手稿状态词。每一个状态都表示审稿过程的特定阶段,通常以一定的顺序发生,但是一篇手稿的处理可以跳过一个阶段,或者返回到更早的阶段,这取决于编辑的操作。
每本期刊都可以自定义状态术语措辞,但是相同的状态阶段名词适用于使用 Editorial manager 系统的所有期刊。
01、未完成提交
Incomplete
手稿正在等待您完成初次提交或者完成修改稿提交的过程。在您选择“创建PDF供批准(Build PDF for Approval)”前手稿将一直保持此状态。超过90天仍未完成提交的手稿将会被系统删除。
02、需要批准或修改稿需要批准
Needs Approval or Revision Needs Approval
您或者编辑已经创建了一个PDF,需要您的批准才会继续投稿。在“手稿需要作者批准(Submission Requiring Author Approval)”或“修改稿需要作者批准(Revisions Requiring Author Approval)”文件夹中找到手稿。
在完成所有提交步骤并开始创建PDF后,通讯作者必须查看并批准PDF,以便将内容提交给期刊进行审核。触发 PDF 构建过程后可以等待,但也可以离开系统并在稍后返回以批准提交。
如果提交未经批准而未完成,则根据期刊配置,您可能会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提醒,直到该过程完成。根据期刊的保留政策,不完整的投稿最终会被删除。
03、退回给作者
Sent Back to Author
您新提交的手稿或者修改稿已被编辑团队退回,以便在送审之前请作者进行修改。您应该会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详细说明了您的手稿需要修改的内容。
04、提交至期刊
Submitted to Journal
您已经完成了提交和批准环节,手稿已经成功提交至期刊系统。期刊编辑团队会审核手稿,决定将手稿退回给作者修改或者给手稿分配编辑。大多数期刊在手稿首次提交后就会创建一个手稿编号,同时给作者发送自动通知,告知您手稿编号(如果您没有收到手稿编号通知,那么会在手稿分配给编辑时创建一个手稿编号)。
05、编辑处理中
With Editor
手稿已经分配了编辑,但编辑尚未做触发其他状态的操作。编辑可能正在阅读和评估投稿,或者根据期刊政策委任给其他编辑,或者在系统之外有其他操作。这个状态将一直持续,直到编辑在系统中进行操作来改变手稿状态,这个操作通常是邀请审稿人。
06、审稿中
Under Review
编辑邀请了审稿人,并且同行评议过程正在进行。审稿的时间周期受很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审稿人的手稿处理时间可用性。同行评议的时间根据期刊有所不同。请注意,如果处理您手稿的编辑在收到完整的审稿意见后评估仍需要寻求补充审稿意见,手稿可能会变回至“审稿中(Under Review)”状态。
07、所需审稿意见完成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所需审稿意见的目标数量已经完成,并且处理您手稿的编辑正在考虑这些审稿意见。编辑可能会需要时间探讨审稿意见,可能会邀请更多的审稿人或者将手稿分配给其他编辑,同时手稿返回至较早前的状态。当编辑开始录入决定,手稿将变更为 “决定中(Decision in Process)” 状态。
08、决定中
Decision in Proces
编辑已经在系统中开始做出决定。在某些期刊中这个决定结果可能需要得到多个编辑的确认,这些编辑可能会决定需要更多审稿人审稿或者将手稿分配给另一位编辑,同时手稿返回至较早前的状态。当决定被最终确认,您将会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包含编辑的决定结果,编辑和/或审稿人的意见以及其他的建议。
09、修改
Revise
编辑作出决定并且要求您修改手稿。在您开始提交修改稿之前手稿将一直持续这个状态。
10、完成-接受/拒绝
Completed - Accept/Reject
手稿处理流程已经结束,并已经有接受或者拒绝手稿的决定。
11、待转投手稿
Transfer Pending
编辑已经推荐手稿转投其他期刊,并且需要您的答复。
12、已转投手稿
Submission Transferred
手稿已经转投至其他期刊。
如果您的初次投稿不成功,爱思唯尔的文章转移服务将通过推荐更适合您论文的期刊来缩短您的发表路径。这为作者提供了自动将被拒绝的投稿从一本爱思唯尔期刊转移到另一本爱思唯尔期刊的机会。
通过同意转移,您的投稿文件将被转移到另一个期刊。然后,您必须登录新期刊,并检查根据新期刊政策完成投稿所需的任何其他信息。
发表支持
如果您对自己的投稿不放心,那么可以尝试投必得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发表支持服务,包括推荐投稿期刊、调整论文格式、撰写投稿附信、整理文章摘要、协助提交稿件、协助回复审稿意见等,为提升您文章的投稿效率与发表。
随着科技的发展,SCI论文投稿系统可能会更加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审稿、自动化排版和格式化等功能,提高整个投稿流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投稿系统也有望更好地与学术社交网络和科研管理工具进行整合,为作者提供更全面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支持。
作为作者,在利用投稿系统投稿时,建议保持论文质量,遵守学术规范,诚实守信地进行学术研究。同时,要充分利用投稿系统提供的功能,如及时了解审稿意见、积极回复审稿意见、认真修改手稿等,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录用率。此外,鼓励作者多与同行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为学术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