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连续收到审稿邀请信。已经审完一篇,拒审一篇,同意审一篇,还有一篇没定。这个审稿邀请也是有些奇怪,不来时较长一段时间没有,来的时候也经常会凑热闹。
大家都知道,国外刊物审稿无酬金,而国内刊物虽有但也不多,所以基本上算是义务劳动。我愿审稿的原因:一是支撑学术界同行评议制度,因为你的论文发表也需要其他人付出义务劳动;二是有机会了解到同行最新的进展。当然,第二点要求送审的稿件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所以对于不适当的送审稿件会拒绝,当然也有对不熟悉的内容不能评价的考虑。此外,由于大多数刊物要求2-3周审完,所以忙不过来的时候,拒绝审稿也时有发生。
还有一个有点争议的情况,但也是常常发生的,就是请助手或学生帮助审稿。我觉得对此要一分为二地看。我也有过委托他人审稿的情况,但我的原则首先是参与审稿的是助手或者毕业的博士生,不会让正在念书的学生参与审稿;其次我一定会对审稿意见把关,因为我是审稿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除非我向编辑部建议变更审稿人,编辑部也同意了,那么责任就是新审稿人的了。我既往的经验是,年轻人审稿对具体问题了解比较清楚,但把握大的方面通常还有点问题,所以把关是必要的。
还有就是国内刊物的审稿费,一定是给具体的审稿人员(当没有要求编辑部变更审稿人时)。由于汇款有滞后,我总是担心自己万一忘了,给人留下侵占他人劳动的不良印象。尽管自己的学生跟了我不少年,对我的为人有所了解,可能不会这么看我,但我一定要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的做法是,每次遇到这种委托审稿的情况要做记录,等汇款来了尽快给年轻人。
以前说过,国外的刊物在尊重审稿人劳动方面做得较好,审稿系统的便利性也不错。当然,现在国内刊物也变得好多了(也许是向先进经验学习的结果)。在邀请审稿时,很多刊物不会再没来由地把稿子直接发给你,而是先用邮件把文章摘要发给你,问你是否愿意审稿。愿意审后再进入审稿系统,下载稿件和进行审稿。国外一些刊物会把主编对稿件最终的决定意见告知审稿人,但国内期刊至今未见到类似做法(至少我还没有遇到)。
说句实话,尽管国内刊物有审稿费而国外没有,拒绝国内刊物审稿的次数还是要多于国外刊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外刊物的稿件水准普遍较高,读起来不会让人太难受。还有就是国外杂志邀请审阅的稿件,一般不会出现不适合审的情况(可能与他们的审稿人库比较大,选择起来比较从容有关?)。当然,国外刊物的稿件也有让人捏着鼻子才能看完的,这些稿件的命运通常会很差。虽然理论上也有稿子内容好而写得不好,就像代写文章的公司最爱宣传的那样,但是通常这两者还是有一些联系的(当然不是因果关系)。稿件的语言也会是个问题,如果说有的稿子对我这个非母语的人来说都不忍卒读,那么对于那些英语是母语的审稿人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恐怕没等看完全文就决定拒稿了。
据我的经验,稿件通常有几种情况:(1)文章写得很好,经审稿只要求少量文字和格式修订,甚至不修改直接发表(非常少见)。(2)认为实验设计或研究方法有问题。有时审稿人提出要补实验,这是最麻烦的,单靠文字修改不容易过关。如果不想太费事,甚至认为是审稿人“刁难”,可以考虑改投。不过,修改和补充过程有助于文章的完善,如果文章中真的有缺陷,即使改投刊物,仍有可能被抓住这个毛病。(3)对于实验结果的讨论,审稿人有不同看法。这个最后会导致什么结果不好说,取决于你修改以及和杂志沟通的情况。(4)投稿的杂志选得不合适。这在过多考虑影响因子的高低,而非最适合的读者群时常常发生。其实,不同的杂志各有侧重,也有不尽相同的读者群。被影响因子低的刊物拒稿后,发表在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上的事情,我听说过也见识过。这又扯出对影响因子的评价,就不再展开了--简言之,问题在于人们对影响因子的过度使用,而不在于它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