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正
国内的学术教育,对如何写作学术论文训练得不够,留学西方的人,也往往发现研究生课程中没有关于学术写作的内容,不过,西方学术机构往往有专门的写作技术顾问,可以帮着查漏补缺。在读研究生期间,也有很多的写作项目,但能在学术写作上有多大进步,就得要靠悟性了。西方学术写作训练的完成阶段大致是中学与大学本科教育这段时间。
有著名科学作者写过一篇名文,《天下文章一大抄》,其人写科学文章也大致按这个套路来完成,许多人趋之如鹜,把拍巴掌当成了锻炼身体。如果你写科学论文都走这样的路子,就完全不得要领,写稿没人收,不如不写,这是学术界的淘汰机制。
不同形式的论文有不同的写法,这里我讨论最常见的论文形式——研究发现的报道。
中国科举制度备受嘲笑的是明朝兴起的八股文,所谓八股,开篇破题,让人知道你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之承题,限定主题范围,然后起讲,把主题要义抒发一遍。前三股是开胃菜,把读者的兴趣提起来之后,就是正式行文,先起股,也就是立论,立论之后是求证,称为中股;中股后面是后股,借题发挥,在论证之后进一步阐发原论之意义影响,最后束股,回应最初的主题,也就是前三股的内容。八股最后一股是大结,要求超越式的总结,造成余音绕梁的效果。
据说八股文的发明源于朱无璋这位开国皇帝。中国文人爱掉文袋,咬文嚼字不仅不厌其烦,还把“语文状元”之类末流小道当成进身之阶,成了炫耀资本。朱元璋的天下是一刀一枪干出来的,不是捡他老子的现成,也就造成了朱元璋的实用主义倾向,在八股文之前,朱皇帝读臣子奏章,读完了还不知所云,因此,八股文应运而生。八股文仍然允许文人掉文袋,在各股,尤其是正文四股中在意句式排偶,提倡诗歌化的写作,但从整体上看,八股一铺开,就要言之有题,题之有据,据完就结,免得浪费读者时间。对于习惯于无病呻吟的中国文人来说,他们从来都不喜欢八股文,清灭明,科举八股却是继承得上好,而且在乾隆时代就想废除八股文,但却找不出更好的科举方式,还得继续捏着鼻子写八股。
八股文是现实主义对中国文化精英的嘲笑,是勒在他们脖子上绞绳,八股文的失败,就在于科学实用主义最终没有在中国诞生,中国传统文化以最尴尬的形式继续无病呻吟。抛弃八股文是中国文化教育的失败,时至今日,中国的语文教育仍然不得要义,所以“语文状元”仍然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写起文章来花红草绿,但言之无物,一旦要求应用写作,就辞不达意,毫无逻辑,还经常憋得满脸通红。
学术论文就是八股式的应用文体,对于缺乏应用写作训练的中国研究生来说,也是经常憋得胀气便秘,脸色乌青。许多人禀承“天下文章一大抄”的传统,下笔千言,仍然不得要领,自我感觉良好,但一被审稿,就满腹怨气,不怨自己写得不好,而是编辑审稿人太苛刻。
学术论文,尤其是针对研究发现的论文报道——一般称为原创性论文(Original Article),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也面临朱元墇式的问题。学者写作太随意,科学论文的可读性就差,有许多文章言之无据,不少也又臭又长,伴随着科学研究大昌,学术交流成为经常性的活动后,就产生了科学八股文,也就是现代论文报道的固定格式。
八股文的本义是借助八股体规范应用写作,提供模板,让应用论文写作变得更容易,同时防止人类天性的多嘴饶舌的坏毛病。同样地,学术论文格式也为科学写作提供模板,让学术报道更容易,还防止学者的不严谨以及冗词赘语。固定格式的应用文体系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迅速判定文章的阅读价值,在文章中找到需要的信息,能清楚直白地看到研究结果及其意义。说穿了,就像朱元墇一样,不愿浪费时间在无病呻吟或者拙劣抄文上。
我所见到的最差劲的学术写作是作者不知道自己在谈什么。我做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许多时候需要给主要研究者讲解研究结果,因为现代科学的分工原则,主要研究者虽然大多有过充分的统计学课程,但真正无师自通的,非常鲜见。如果给予研究者稍加指导,就能把握要义的,往往不存在大的写作困难;如果给予指导后仍然想当然的,修稿就是一件麻烦事,因为作者不知道自己在谈什么,在八股文式的规范中,就四面碰壁,鼻青脸肿。最吃亏的买卖就是帮第一作者写整篇论文。
怎么才能写好论文,在发稿之后能淡定自若?这是悬挂很多学子心头的一个大问题。那些把八股文当作负担的人,注定吃力不讨好,大段大段地写,又被大段大段地删,还得一个不懂写作的评语。而拥抱八股文的便利的,就会发现写八股文要比写散文容易多了,如果熟知文献,写论文像填空一般容易,用不着绞尽脑汁,才偶得妙语佳句,可引人注目,科学八股文更像铸好了刚架结构的建筑,你一旦补充了适当的内涵,就变成宜人居所,巍然而立,绝不随风而去。
学术论文的题目往往直白,这是科学实用性决定的,只有极少数人在极少的情况下会有妙语佳句立题。立题新颖,引人注目需要极深的文化修养,往往求而不得,只可妙手偶得之,一般学子不必妄求。新颖而引人注目的题目往往自动决定了开篇三股的写法,能做这类题目的,当然用不着被人指导如何写背景介绍。
所谓背景介绍(Introduction),就是立题之后就需要破题承题,也就是向读者解释你的研究题目(Research Question)。面临研究项目,我跟研究接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What’s your research question?)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我得不到一个直白的答案,不少人会觉得有些狼狈,唠唠叨叨的说一大堆。然后我就接着问,你的科学假说是什么?(What’s your hypothesis?)那些能准确回答的人估计没有写作上的挑战,而需要我帮助才能整理思路,找到自己的假说的人,就会有挑战。
研究者,尤其是研究生,特容易陷入解决世界难题的误区。科学问题多是层出不穷的,任何一个研究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你做一个关于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就可能涉及肥胖引起各种疾病的风险,于是乎这个研究生提到糖尿病、高血压、必脏病、中风、等等,还想知道肥胖跟每一个的量效关系,还想知道……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从你的研究中找到答案,即使找不到答案,也可以获得进一步获取答案的线索,然而,科学论文并不是要解决世界难题,你能解决一个问题,都算做得了一篇好论文,科学的规则就是这样,即使是两个问题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科学上也要一个一个地解决。
从论文写作而言,你的论文要围绕着一个问题,只围绕着一个问题(One question and one question only)展开,你可以有一个结构性的假说或者超级假说,比如A是B的原因,可以分解成多个假说,一是多A多B,二是无A无B,三是A前B后等等,但你的论文的着眼点应当始终围绕着一个假说一个问题展开。
如果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论文中心,论文的背景介绍就水到渠成。你需要让读者知道你的假说产生的根源,或者你为什么要针对这个研究问题进行研究。一篇好的论文,需要在背景介绍中清清楚楚地表达自己的研究问题,以便读者决定是否继续往下读。研究问题都不太清楚的人,就往往为难,有时就抱着文献抄:这个人讲了什么,那个人做了什么。你的文章,别变成别人的蹓马场,讲你的思路,讲你的工作,讲你的结果,别人再牛,都只能是绿叶,而不能鹊巢鸠占,变成鲜花。
在介绍了背景之后,就需要介绍你的工作,也就是你采用的方法(Methods & Materials)。对于做实验研究的人来说,这一部分估计是最好写的,尤其是做重复工作的人,还有别人的论文做范文,照搬过来,修修剪剪,方法一节就成型了。
对于方法学介绍,其基本要求是业内同行可以依据你的内容重复你的研究,如果涉及一项新技术,或者你使用的方法有特别的地方,都需要足够的细节;同时,你不能把同行熟知的细节重复出来,论文总是篇幅有限,要节约空间。
结果是一篇论文的中心,是论文的基石。由于结果涉及具体内容,它无疑是最好写的,同时,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有大量的结果,要求作者对结果的陈述有所选择,有组织,有结构,以最佳的方式表达出作者希望表达的中心内容,稍不留神,结果变成了最难写的一部分。如果作者思路不清晰,尤其是对论文的中心问题表达不清,对解决世界难题留有奢念,很好的研究结果都能表达得杂乱无章。
对于大多数研究项目而言,结果的初始描述都围绕着第一表(Table One)。第一表是承接方法学的,有的文章中在方法学一节中就含有表格,第一表可能是实际上的第二表,但于结果而言,称为第一表是不错的。第一表是针对样本进行描述的,比如是临床研究,第一表就要列出病人样本的一些常规与特别的临床变量,如果涉及分组,要进行单变量的分组比较(多称单变量分析Univariate Analysis,严格的统计术语则是双变量分析);如果是实验研究,就列出动物的常规与研究变量并且进行单变量的比较。
在第一表之后,就应当按照你的中心信息排列重要结果,要么有图,要么有表,甚至图表结合,用最直观最快的方式把结果联系到你的研究问题上。对于临术研究而言,我常常在第二表中描述临床后果的单变量分析结果。然后再描述多元回归,进行统计控制后的分析结果。在主线结果上,还根据结果的价值程度,用图表描述更深入的研究结果,比如对主要结果的图形化阐释。
只有在完成了对主要结果的描述之后,才考虑描述次要的相关结果。如果主线结果表述的图表中允许添加次要结果而不占有大量地方,就附加在主线图表中,否则在结果的最后部分单独成图表。比如研究问题的中心是肥胖是否增加创伤患者的死亡率,那么在列举单变量或者多变量的比较结果时可以附加其它的临床后果,比如平均住院日,重症监护时间长短,是否产生某并发症等等。
许多人分不清楚结果的文字描述与图表的功能区别。许多新手一开始描述就把图表中的内容再用文字重复一遍,我在审稿时见到这样的论文就要求作者要么删除图表,要么删除重复描述。图表的表达直观简洁,结果的文字描述绝对不需要再重复图表中的内容,而是针对图表进行解读。如果结果中有重复性的文字内容,我也往往要求作者用图表表达,然后进行文字解读。当然,文字解读无非是突出强调重点,而不是逐行解读。你如果不知道哪里是重点,是需要解读的,就不要写稿当第一作者。
结果是一篇论文的中心,是论文写作的高潮——注意,不是读者阅读的高潮,读者需要在讨论中达到阅读欣赏的至高点。如果结果部分组织得很好,论文写作就翻越了至高点,讨论就是走下坡路,顺势而行,轻松无比。当然,对于文抄公而言,讨论又是一场痛苦的折磨,他们抄了一篇文献的结果,又去抄别一篇文献的结果,始终晕头转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的论文是你的地盘,无论在哪个部分,都不能做别人的义工,帮别人表述结果。文献只起支撑你讨论的作用。
所有的讨论都不是无意义的无病呻吟,而是对你的研究结果的发挥与评议。凑字数是写作未入门的基本表现,因为现在学术杂志大多限制篇幅,如果你掌握了讨论的原则与技巧,这杂志给你发挥的篇幅永远只少不多。讨论的原则之一是所有的结果都需要被涉及,如果你描述一个变量的结果,就需要阐述这个变量结果的意义。结合你讨论主线结果的需要,讨论就需要占很大的篇幅。
讨论的组织差不多是针对结果描述的回应,如果你熟知你的研究领域以及你的研究的意义,讨论可以以多种方式形成逻辑框架——对了,你必须要有一个逻辑框架,才能给人形成流畅自然的感觉,在结果完成之后,讨论动笔之初,你的写作思路就应当对讨论有一个大致的规划。讨论是要把结果阐释出来,把读者带到高潮体验上去,因此,如果你的结果在理论上可以形成创见,那么你的讨论就要逐步铺垫,在大约三分之二的文字处把你能给读者的最大思想冲击拿出来。一般讨论中不涉及图表,但如果有,就应当为此服务。
在绝大多数时候,你的结果中含有支线结果,也就是跟你的研究问题相关的一些结果,这些结果留在讨论的最后部分,可以形成余音绕梁的效果,让读者在经受思想冲击后得到一个缓冲。这个缓冲包括大家最常提及的Limitation & Qualification(不足与限制),不足是你的研究的弱点,限制是针对结果的阐述的过度解读倾向进行限制,这些内容往往可以由支线讨论带出来,当然也可以单独行文。你如果对研究问题所在领域比较熟,知道各种研究方法及其证据强弱,这一段内容往往顺势而成,如果你是为了写不足而写不足,就会留下生硬的印象,但只要前面写好了,即使生硬一点也无伤大雅。
结论一部分是一篇研究报道中相对不重要的成分,有的文章中就没有这个部分,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在完成全文后,才写摘要,摘要是针对全文的浓缩。摘要往往有更严格的格式,此时写摘要跟做填空题完全没有区别。只要完成了初稿,我没见过在写摘要上为难的。但也不是说随便就能把摘要写得很好,越是对研究结果与意义掌握得不好的,写的摘要越是需要修改,因为作者抓不住重点,往往重复不必要的废话套话,或者忽略了要点。在没有完成初稿的情况下写摘要很常见,我的大多数研究课题都这样,因为作者先要把结果在学术会议上交流了,才会写论文。先写摘要要求作者在心中有一个论文的蓝图,如果论文蓝图残破不全,摘要的可读性就差,需要资深作者把关。
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写稿发稿就有些麻烦,写得再好的稿子都有可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共同作者多了,有时形成“三个和尚不吃水”的场景:有的人嫌这,有的人嫌那,总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细节。学术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交流,其次才是欣尝,只要你的论文达到交流你的主要研究发现这个目的后,就值得发表——当然你的研究本身需要值得发表。完美主义者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你写得再好,审稿人差不多都会叫你修稿,而且即使审稿人的意见不合乎你的审美情趣,你也得捏着鼻子照做。我经常安慰共同作者,咱们还真不能写得太完美,要给审稿人留余地,要给他们留一个容易发现的问题,免得他们不易找批评意见就发狠,鸡蛋中找骨头,从大方向上否认你的研究论文的价值。
写得好的论文,就是审稿人读了觉得有价值,同时他们容易提一些修改意见。写得优秀的论文是部分审稿人没意见,认为可以直接发了,其他审稿人让你做一些易于完成的改动。
再好的研究,如果不会写论文,就不会体现研究与研究者的价值。学术论文是八股式的应用写作,大家要学会组织思路,充分利用八股写作的便利,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为研究活动提供完美的结尾,了结了前面的研究,才好做下一步的工作。切记,如果你还在“抄”上下功夫,就应当知道,你需要锤炼应用写作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