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可以是很复杂的一种关系,可能会复杂就是因为利益冲突比较多,因此受考验的场合特别多。当然也可以很简单。这次的剽窃事件有人说学生原来对老师很感激的啊,为什么后来闹成这样。我见过类似例子,学生曾经对老师膜拜的一塌糊涂,然后为一些利益纷争就恨不得把老师往地上一推再上去跺两脚。我也曾经想不明白,为啥呢?可不是有句话说,爱得越深恨得越深么。
干了一下午活,不去想关系那么复杂的事情了,来谈谈纯学术简单一些。对于事件中的老师,其实如果大方引用了学生论文的话,本该可以避免这一系列的悲剧的。但是,但是,但是,人生没有如果。我觉得我多年前的一点点感悟是可以让大家将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的,所以翻出来炒炒冷饭。放眼未来才让人有点奔头。
先把多年前的文字贴上来:
前两天朋友借给我两本Paul Arden(广告业的创意大师)的书,里面有一句对steal others ideas(不好翻译,到底是剽窃,盗用还是偷用)的行为的评论很有感触。
原话大概:"When using others' ideas, what matters is not where you take it from, but where you take it to"。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不用去管你的想法来自那里,而是你能把这个想法引到哪里。我读到这句话时候,突然发现它对不少学者做研究中的文献回顾的行为是一个很精辟的概括,尤其是对中国学者。
很多人做文献回顾目的都很盲目,常常是把自己阅读过的书和文章一一罗列出来,试图表明自己是下了苦功的。但这些罗列是很松散的,仅仅是告诉读者什么人做过什么研究,而至于这些研究的意义,与当前研究的联系等等却是被忽略掉。还有不少学者会罗列一些比较重要的书或文章来给自己助威。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在highlight where you take the ideas from。但正像Arden先生所说的一样,it does not matter。
我们该注重的是where you take it to。在文献回顾里面where you take it to其实是指得研究者如何把已有的文献用作证据来为自己的argument服务。这个论证过程需要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梳理,然后糅合到作者自己的观点里面去。这个评价和梳理就是一个take it to a different place 的过程。把经过评价和梳理以后的别人的观点以多角度的立体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才能显示一个作者把别人的ideas引到了哪里,才能体现研究的价值所在。
将若干年前感悟的主要思想应用于这次剽窃事件的分析如下:对于这次剽窃事件中的老师,其实应该是最清楚他从学生论文到自己论文这一步他自己如何将研究价值拔高了的,所以如果他不避开学生的论文,而是大大方方地将他学生做的工作作为他研究起点的一部分,然后写清楚他怎么从学生的二十几个因子(似乎是,记不清楚了,请允许我在休息间隙写篇博文不那么严谨)减少到十几个的话,我觉得他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贡献是被突出了而不是被学生的论文抢了风头。这样的话,估计学生就再也不可能指控他任何名目了。
我们有时候写论文(特别是学术新手)总是觉得别人都已经说过这个话了,我要是引了不就显示出我啥也想不出来吗?刻意不引用我们看到过的观点是剽窃的一种,虽然不是每次都会被逮个正着。因此,我觉得大方点,先引了,然后指出别人的观点不足的地方,就是where you are going to lead the idea to,这样研究者的水平才真的被体现出来。可是要是觉得别人的观点都比我们的还好咋办?闭门修炼啊!可以专门去看一些特别好的文章是怎么lead an old idea to a new place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修炼过程倒是挺好玩的。
下午写了点literature review有感而发,对于其他专业不知道是否合适。拍砖别太狠,这个就是十分钟写出来的东西,还有就是写论文被卡住的时候是蛮脆弱的。也请不要让我对这件事情表态或站队,我不想表态也不想站队,因为我觉得自己离事情原貌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