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会都有3种报告类型了,那原则上来说准备的话也是要覆盖这三种的( 国际会议口头报告的种类 )。但是笔者这种级别的菜鸟,连keynote talk都只有过一次,还是帮老板代做的。基本上报告内容的框架老板已经定好了,叙述方式老板也有他自己的意思了,所以只能算是一个传声筒,没有啥自己的意愿在里头。倒是普通的口头报告还是做过不少,因为笔者们组的要求是如果要去参加国际会议的话,都要去做个口头报告。大致意思就是说去参会别光顾着玩哈,还是要带点任务去的。给组里面的研究露点脸,show一下给大家看看。所以谈到准备的报告的话,就是奔着这种15分钟加上5或者3分钟提问,或者12分钟加上3分钟提问的报告去的。
在准备报告之前,有个事情要先确定。那就是,你预期的听众是谁?你希望报告得到哪些人的注意?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虽然在大方向上是相同的,但是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都只对自己研究方向上的东西比较熟悉,而对大同行之间的研究了解甚少,除了那些称的上是“牛”的科研人员。如果你希望引起大部分听众的注意的话,那么报告就要做的简单些,再简单些,少一些公式,再少一些公式。如果是刚好是在找工作,或者很希望引起某个大牛注意的话,那么可以把报告弄的更专业一些,其他人听得懂听不懂,那就无所谓了。
确定好听众对象之后,接下来就是组织报告内容了。一般来说,一分钟一页的报告内容是比较合适的,所以15分钟报告,准备15-17页都是合适的。有次一个哥们过于自信,觉得报告内容都是非常熟悉的,自己平时嘴皮子也比较溜,就准备了一个接近30页的报告,想多放点结果上去。结果上去紧张了,卡壳了。讲到一半,主席提醒时间快到了,后来的PPT就只能往下翻了,一般来说,重要的结果都在后头呢。结最后匆匆忙忙结束了,连提问时间都没有,真是可惜。所以不要高估自己的语速,就按照一分钟一页去准备。
下面是一些需要注意的:
(1)PPT里面一定要有一个outline,要很清楚地告诉大家这个报告的主题是什么,是按照什么的逻辑来组织的。
(2)15分钟的报告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很详细的包含了原理,设计,实验的所有内容。所以一定要懂得取舍,把最主要的内容,也就是设计与实验结果表达出来。至于原理,一两页就够了,不要把原理给复杂化了。
(3)不要追求很炫的PPT播放效果,把很多张图叠在一块用动画方式播放其实是很愚蠢的。很可能一紧张就搞砸了整个流程。再回头翻则会浪费掉很多时间。
(4)大段大段的文字说明是不可取的,因为说话总是要比阅读快的。让别人在听报告的时候,同时去阅读一大段文字是很不现实的。
(5)不要只放图而没有文字说明,图上要标出重要的位置。否则很容易在迷惑听众的同时让自己忘了要表达的内容。
(6)PPT的背景色要选好。宁可使用白底也不要用那些让人看起来很不习惯的背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