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主要部分
1.别先读摘要,从导言部分入手。
摘要是论文文首那简短精炼的第一段话。事实上,很多非科研人员在试图建立一种科学观点时,常常就只读一篇论文的摘要部分。(这是一种很糟糕的做法。别这样。)我总是最后才阅读摘要,因为那里包含了对整篇论文的简要概括,我担心无意之间被作者对结果的解读灌输了先入之见。
2. 找出大问题。
“大问题”不是指“这篇论文讲的是什么”,而是“这个领域正在设法解决什么问题”.这有助于你理解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记得仔细寻找证据分辨哪些文章是有导向性的。
3. 以不超过5句话的篇幅总结背景。
为了解决这一“大问题”,这一领域做过什么努力?之前的工作有什么局限?在作者看来,下一步需要做什么?你得先能够简洁地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才能够理解它。
4. 找出具体问题。
作者在他们的研究中究竟想回答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有多个,也可能只有一个。把它们写下来。如果是那种验证一个或者多个零假设的研究,把零假设辨别出来。
5. 弄清解决手段。
为了回答这些具体的问题,作者要怎么做?
6. 阅读方法部分。
为每一个实验画出一个图表,画出作者到底做了什么。里面要包含使你全面理解研究工作所需的所有细节。
当然,也有可能摊上这样故弄玄虚的论文。
7. 阅读结果部分。
写下一段或几段话,总结每个实验、每幅图解和每张表格的结果。先不要解读结果的意义,写下结果是什么就好。你往往会发现,结果被总结在图解和表格之中了,用心注意它们。你可能还需要查阅在线的补充信息才能发现部分结果。另外,还要注意:
“显着”和“不显着”在统计学上具有精确的含义。
图表中有没有误差线?对一些类型的研究来说,没有标明置信区间可是个大漏洞。
样本大小。研究对象有10个人,还是10000个人?对一些研究目标而言,10个样本足矣,但是对大多数研究来说,样本多多益善。
8. 确定实验结果是否回答了特定问题。
你认为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在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前不要继续。就算你被作者的解读改变了想法也不要紧--事实上,如果你还是这种分析型阅读的新手,出现这种情况往往在所难免--但是在阅读其他人的解读之前,先形成自己的解读,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9. 阅读结论(或解释、讨论)部分。
作者认为结果意味着什么?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你能不能想出其他的方式解读结果?作者有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研究存在任何弱点?你有没有发现任何作者遗漏的问题?
10. 回到开头阅读摘要。
摘要与作者在文中的论述相符吗?又是否与你对论文的解读一致?
11. 了解其他研究者对这篇论文的看法。
谁是这一领域(公认或自封)的专家?他们对这项研究有没有什么你没想到的批评?或者大体上都持支持态度?不要省略了这一步!我推荐你在这时候使用谷歌,不过一定要最后再这么做--那样你才能有更加充足的准备,批判性地思考其他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