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是讨论:"追求SCI论文带来的弊端"。SCI带来的好处,我不想浪费笔墨去详述。)
国内现在SCI论文盛行,追求高因子文章,其实这和国内的科研评价体制、高校排名、甚至管理模式是分不开的。
十几年前,国内尚无追求SCI之风,国内的教授一般也就只有几篇国内的核心期刊。那时候国家对科研的投入也没有那么多,实验设备较差,大部分教授科研比较偏理论。但是他们仅有的科研成果都能发表在国内,国内期刊能够有机会展现国内大腕儿们的科研进展,年轻的学子们也能有幸拜读,以便逐渐步入科学的殿堂。那个时候,论文很重要,但并非是教授们的追求,还是要看你有什么科研的贡献。都是中文,管理者们也能理解出大概意思。没有太多创新的东西,拿出去大吹特吹也有些不好意思。
而如今,自从引入了SCI的新概念,国内的科研进展,全都争相发表在国外的SCI期刊。由于学科五花八门,加上生僻的专业词汇,别说对于管理者,对于大同行们想要理解别人的最新科研进展,也都需要抱着并非母语的英文文章仔细琢磨,唯恐理解有误。但是,这个时候的科研评价反而变的非常简单。由于管理者们根本读不懂科学家们的SCI文章,但是数数是最简单的方式,于是乎科研评价变成了:你发表了多少SCI?全国开始大炼论文,论文产量猛升。这时候再以这个简单的数量评价好像有点有失偏颇。于是乎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影响因子和分区,光发表SCI文章还不行,得看:你发表了多少高因子,一区的SCI?这时候,先前很多灌水高手不乐意了,他一篇凭什么顶我十篇,你还得考虑数量,我的论文多,所以观众多啊,于是乎,新的概念又来了:你的SCI被引用了多少次?
SCI的影响其实远不局限于对科研评价的影响。自从有了SCI,高校排名也变得更加简单,SCI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了高校的排名,高校的排名直接影响了该校的生源。于是乎,高校领导为了学校的荣誉和自己的政绩,大量引入SCI高产写手,同时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一大批百人、千人、万人,江、海、湖学者从此诞生,占据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资源,贡献了一大批版权转让给国外期刊的SCI论文。国内的学者们由于资源被挤占,要么削尖脑袋也去海外漂流一把;要么自生自灭,怨天尤人。从此,年轻学子们再也没有权限查阅国内大腕儿们的最新科研成果,因为所有的SCI论文查阅是需要收费的,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都价格不菲,很多高校都舍不得购买。即便能有机会下载,但由于语言的障碍和初入宝地,看着26个英文字母组成的长篇大论,发现越来越枯燥,越来越难理解...
自从国外SCI期刊的兴起,国内学术期刊开始走向没落。坚持发表科学思想的期刊从此变得举步维艰,最新的科研成果没人愿意写成中文;顺应潮流的期刊开始沦为赚钱的工具,收费发表研究生的救命草。
SCI,曾经是一个强国梦,但再看如今。由于高校追求SCI,在引入海归们时,考虑最多的是他们的SCI数量和质量,而对于是否符合本校学科发展方向确考虑甚少。从此,高校开始同质化,不管这个学校原来的重点学科是什么,现在都是SCI学科。什么学科能给学校带来SCI,什么学科就是重点发展方向。其实,也并非所有学科能大造特造SCI论文,物理系引入不来SCI高手怎么办,材料系剩下的海归们可以应聘,相关学科嘛。于是乎,大学学什么专业都变得没有关系了,因为教授们的背景都差不太多。
SCI,对于那些不能发表高因子学科的年轻学者就是一场噩梦。机械,电工,控制,计算机等等偏工程和应用的学科,高校再也不是一片同台竞技的沃土。踏踏实实做事是发不了高水平论文的,只能投机取巧多搞一些和实际相差很远的理论才能崭露头脚,于是乎,数学老师发现了新的市场,纷纷转入计算机系,控制系。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学子们看不到了科研的前途,纷纷开始追求钱途,高校的工程类专业开始走向没落。
现在的科研,远非牛顿、爱因斯坦时期那么简单,仅靠计算、推理、简单的肉眼观察就能创造新的科学思想,如今的科研需要大量的现代化的科研仪器。海归们的纷纷回潮,带动了国外先进科研仪器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科研费用均用来购买了国外昂贵的科研设备。同质化的研究方向,导致了每所高校都在购入类似甚至相同的科研设备。为了追求高因子的SCI,高精尖的设备是基础,于是乎,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大型进口科研设备开始大量被采购...
SCI,到底是梦还是魇,留待历史去评判。
真正的科研评价其实也很简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