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论文信誉排行网
为了节约大家时间,我写得简短点。四个问题:如何读文献、如何找数据、如何选题、如何看待中国问题
一、如何读文献
先找Handbook,后找文献综述,通过这些框架性的文献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对于最新的文献要紧盯working paper,比如NBER和IZA等。有必要的话应该订阅IDEAS的邮件提醒,他们会定期把指定选题的最新working paper链接发送到你邮箱。
对于实证类的文献,核心内容两个:方法和数据。方法上的演进有明显的阶段性,即在某一个时期内某一种或几种方法会特别流行。读文献的时候要知道这是为什么,并且了解那些方法的优劣。数据的积累完全是依靠读文献得来的,平时多搜索数据很必要,但这与文献的阅读量也分不开。
在浏览过一个领域200-300篇文献之后,你就应该可以了解历史情况和前沿动向,进而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和位置。要想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一个靠技术进步,一个靠新数据。如果两者都没有,就要靠选题,这个问题我们留在后面讲。
二、如何找数据
其实我前面已经讲了,数据的熟悉依靠文献积累。除了知道数据的来源,还要熟悉数据,知道质量的优劣,了解主要变量的内容。对于那些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得的数据,要想办法通过扩大社交面和学术影响。比如你看到一个文献使用了不公开的数据,你就该大胆的联系作者。虽然绝大部分时候,他们都不会同意共享数据,但你要跟这些人保持联系。垄断数据的人,大致两类人。
第一类是老资历的,他们的数据有着明显的局部利益,所以你很难接触到。但除了核心层之外,还有外围层,他们通过合作的方式获得了数据,只不过因为保密协定不能公开。你如果与外围搭上了线,那么通过二次合作你起码有接触数据的机会。
第二类是年轻学者通过个人努力或者小团队手工收集的方法编制的数据库(或者基层调研数据),他们不公开的原因是“太珍贵,不舍得”。这类情况,你就更应该给他们发信,告诉他们你可以使这个数据库的成果更丰富。当然,这也要别人能“看得上”你的科研能力。
所以数据问题,一个要肯找,一个要肯磨。笔者的经验,你越与别人交流多接触多、“磨”得厉害,成功获得更多保密数据的可能性就越强。那些牢牢掌握数据优势的人也不都是天生的,一部分就是靠“软磨硬泡”进入圈子的。但有一个是硬功,那就是你自己必须有过硬的科研能力及发表。否则,不要怪别人不带你玩儿。
三、如何选题
在理解文献,了解前沿,掌握数据的前提下,选题就不是太难的事。我总结了三点:
第一,新意。这种新意可以是方法层面的,也可以是数据层面,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当然,最高端的新意是用通行方法,比如OLS,用公开数据,选一个新的切入点。这种新意往往需要很多年的经验和沉淀,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对于在校学生,特别是本科生,不应该做这样的强行要求。
第二,可操作性。可操作性主要是基于现存的数据和现有的技术条件,是否可以完成“新意”。有时候数据不给力,有时候方法不给力。如何解决操作性?笔者的经验只有一条:合作。这个时代闭门造车显然是下策。你有想法,有数据,没有技术,可以找技术好的人合作。你自己技术好,没有数据,可以找垄断数据的人合作。通俗说,这就是一门“生意”,各取所需,达到共赢。如果抱残守缺,就不要眼红别人的成绩。
第三,营销。所谓的营销就是向别人推介自己的成果,说白了就是如何让读者、编辑都接受你的观点。这方面过去被忽视了。一篇好的论文,营销应该在研究启动的时候就被列入计划。也就是说,除了要解决数据和技术问题,还要解决好文章投什么会议投什么期刊,要突出什么方面,尽可能降低拒稿。举个例子,如果使用了从未有过的数据库,就应该在文献回顾中点出以往文献中的数据缺陷,对比之后,强化目前数据库的优点。如果使用了新技术,也是这个逻辑去“营销”。俗话说得好,“货比货得扔”,如果没有办法在营销中突出自己的优点,那就不能怪审稿人“没有眼光”。审稿人发现不了夜明珠,通常是因为夜明珠没有发出耀眼的光芒。
四、如何看待中国问题
中文文献把中国问题当作主要问题研究,这无可厚非。英文文献把中国问题当作个案研究,也无可厚非。作为研究者,你要清楚读者是谁,简单讲产品卖给消费者,你要懂消费者需求和心理。中英文期刊的导向有很大差异,不要把英文期刊的那套拿到中文期刊,反之亦然。分清了市场和消费者,你才明白应该把中国问题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
对于国内的科研来说,政策导向是绕不过的。笔者认为,提政策导向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事事都要以这个为标尺。国内的政策变化频繁,本身就是很好的“准自然实验”机会,或者提供了政策评估的机会。而这些,从实证角度,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学术价值。认清这一点,不仅可以提供很多研究选题的思路,更能够提升研究的质量。
对于国外期刊而言,中国问题是个案,是对发达经济体研究的补充。这个定位短期内无法改变。所以,在强调中国国情的同时,应该考虑到这样的特殊国情到底在经济学上意味着什么。国内的数据和政策所带来的研究成果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如何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一方面,我们的研究者往往忽略,或者“力有不逮”。
总结
决定一个研究成败的因素很多,笔者分析过,失败的原因有时候非常不起眼。一般而言,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博士,犯低级错误的几率并不大。之所以论文质量总是无法有提升,很重要的原因是细节没处理好。这些细节从文献回顾、数据选择、结果讨论,到标题的吸引力、摘要的简明扼要、结论的实事求是、营销的恰当好处,不胜枚举。很多人写实证论文,把所有精力投入计量,这是很大的误区。诚然,计量不过关是很容易导致失败。但有了好的数据和方法,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
本文所讲的经验是基于笔者投稿和审稿的大量实践。这种积累大多来自审稿人的批评和帮助、来自与合作者及同行的讨论,也来自于自己做审稿人时与编辑部的沟通。失败了,要明白到底错在哪里,今后才能提高。被拒了稿子,稀里糊涂是不会有长进的。同样,成功了要知道自己对在哪里,别蒙对了一回,下次又栽了跟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