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模板和期刊模板如何制订?
姜红贵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1 论文模板
论文模板是编辑部根据一系列的标准规范要求投稿作者所应遵守的论文写作格式。包 含科技论文的构成及其系列规范,编辑部一般可以将系列规范以旁注并以醒目字体的形式注 于范文之中,以 pdf 或 doc 文档格式对外公布(见附件 1 某期刊论文模板),让作者知晓, 成为作者论文投稿时的写作格式依据。 根据国际学术期刊的常规要求,以及中国国家标准 GB/T7713-1987 《科学技术报告、 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规定,科技论文一般应包括标题、作者、单位、摘要、 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1],其具体写作格式一般如下。 1.1 论文标题 标题亦称题名、文题、题目。是指作者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 最恰当、最鲜明、最精炼的词语概括和逻辑组合[2]。标题对于突出论文主题、表达思想内容, 以及引起读者注意具有重要作用。标题应准确得体,简短精炼,结构合理,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根据 GB/T7713-1987,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 代号和公式等。为便于国际间的科技文化交流,应有英文题名,英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 10 个实词[3],且与中文题名应含义一致。 1.2 作者 参与该科研目全部或主要工作,参加撰写论文的人都是作者,发表论文时,所有作者 都应署名,不能像在引用文献时那样时写“×××,等”,排名时,按研究贡献大小排列名 次。仅参加部分研究工作的合作者,或只是对于研究工作给予过些支持和帮助者,不应列入 作者中,但是可于正文之后致谢说明。如作者系单位、团体或小组,应写明全称和地址。必 要时还可注明第一作者的年龄、性别、职称等[4],作者单位列于作者姓名之后。 1.3 摘要 摘要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为使读者及编辑人员能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文献的基 本内容,科技论文的摘要可用一段话写清研究目的,研究步骤,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 主要发现与结论。写摘要应防止过于简化及过于冗烦两种倾向;一般不要使用本文、作者、 我们等作为陈述的主语;不应简单重复正文或是标题中已经表述的信息;除了实在无变通办 法以外,摘要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中文摘要 一般不宜超过 200~300 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 250 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正文之前。 1.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词或词组。每篇论 文中应专门列出 3~5 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关键词尽量从综合性主题词 表(如《汉语主题词表》)和专业性主题词表(如 NASA 词表、INIS 词表、TEST 词表、MeSH 词表等)中选取[5]。关键词作为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中英文关键词应一 一对应。 1.5 中图分类号 为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采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 论文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给出论文的分类代号。一篇涉及多学科的论文,可以给出几个 分类号,主分类号应排在第 1 位。 1.6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占主要篇幅,可清晰表达科研学术的水平和技术创新的 程度,正文中应充分阐明论文的调查对象、实验和观察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 观察结果、计算方法、数据资料、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结论等。按学科或专业的 不同,各刊可在 GB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格式规定下提出 本刊论文相应的内容写作要点。 1.7 层次标题 为提高论文的可读性,使论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一般正文需要有层级标题来区分 并连接各结构段。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或 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按 GB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 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及 GB1115《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中描述。各层次标 题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分级编号。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 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2.1”,“3.1.2”等。 1.8 插图 插图在科技论文中被广泛采用。为了形象、直观地表达科学思想和技术知识,插图作为 辅助表述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插图应随文给出,图题一般位于图的下方。插图尽量用黑白图, 少用彩色图。插图中使用的线型、符号、物理量和单位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9 表格 科技期刊论文表格用来描述那些用文字难以表达或不能完整表达的数据内容.如描述 的重点是对比各事项问的隶属关系或对比量、数值的准确程度,或者反映定量反映事物的变 化过程和结果的系列数字,是文字语言的有益补充[6]。现在国际和国内科技编辑界都推荐使 用三线表。 1.10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可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中的一种,文内标注和列文后参考文 献表均应执行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2 期刊模板 期刊模板是编辑部对已经决定刊用的稿件进行处理时的排版印刷规范和部分编校规 则,在期刊出版普遍电子化、网络化的情况下,根据编辑部的排版软件和编校风格不同,特 别是对期刊的内文部分,形成 dot 或 fxt 等模板文件,对刊用稿件进行格式修改,使期刊论 文实现整体格式统一,加快出版速度。 2.1 科技期刊的整体编排与规范要求 1997 年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规定:“出版社每出一种书,都要 指定一名具有相应专业职称的编辑为责任设计编辑,主要负责提出整体设计方案、具体设计 或对委托他人设计的方案和设计的成品质量进行把关。”这项规定也适用于科技期刊的整体 编排设计。科技期刊的整体设计包括封面、目次页、版权页、正文页、页眉及页码等的版式 应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形成本期刊的模板。除了保证期刊各篇论文的格式统一之外,期 刊模板还要保证各期之间的一致性(尤其是四封、书脊、目次页、版权信息等),方便编辑 部各位编辑使用,方便排版人员使用。 2.2 利用 Word 创建科技期刊的正文模板 可以根据科技期刊的论文格式要求,在 Word 中建立一个相应的论文模板,使编辑加工 时载入该模板,就可以很快使论文格式实现统一,以适应网络时代对出版工作的要求[7]。 创建模板的方法是,新建一个基于 Normal 的文档,在其中编写满足科技论文要求的各 项要素,然后把它用模板格式保存,留待使用。 1) 创建页面。打开 Microsoft Word,从“文件”菜单中选择“页面设置”,在页面设 置中,选择或设定纸张大小,如 A4、16 开等,然后根据版心的大小,确定上、下、左、右 的页边距。有时还需要确定页眉、页脚及装订线的参数。 2) 创建正文样式。页面设置好后,点选确定,进入文档模板。输入一个论文题目, 再在题目中单击鼠标选中它。通过工具栏的格式按钮,设置它的编排格式,字体字号。然后 在工具栏的样式框中,单击鼠标,选中原来的名称,输入“中文题名”两字替换它,再按回 车键确认。同样,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建立起“作者中文姓名”“中文摘要”“层次标题”“正 文”“参考文献”以及“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英文摘要”的样式。 3) 模板保存。在完成各项要素的设置之后,把所创建的论文模板保存起来。从“文 件”菜单中选择“保存”,在对话框的“保存类型”中,选择“文档模板”,如模板名为“期 刊正文”,文件类型是.dot 模板文件。 4) 编辑部使用模板。对于作者的来稿,可打开该稿件文档,从“工具”菜单中的“模 板及加载项”中,点击“选用”,从中选择“期刊正文”,并选择“自动更新文档样式”。 这些样式就会加载到此已有的文档中。再选中需格式化的段落或文本,在样式中选择适当的 类型对它进行格式化。 参考文献: [1] 李德华. 学术规范与科技论文写作[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39-252. [2] 吴寿林. 科技论文与学位论文写作[M].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70. [3] 国家标准局. GB/T7713-1987 科学技术报告 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4] 国家教育委员会. 教技厅[1998]1 号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S]. 北京: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1998. [5] 里红杰.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M].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83. [6] 建方方. 科技论文写作指南[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330. [7] 陈晓峰. Word 排版在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中的应用及优势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