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美国信用分析历史比较感兴趣,因此搜索了很多文献,过程中发现有些文章存在虚构参考文献的现象,觉得应引起重视。其中有个例子:
①2010年12月的江苏大学硕士论文《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影响因素研究》(作者米君臣)的参考文献中,有写道“[3]Alexander Wole.信用晴雨表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28.”“[4]Alexander Wole.财务报表比率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28.”。
②2011年4月的三峡大学硕士论文《基于市场化程度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作者杨蓉)的参考文献中,写道“[22]亚历山大•沃尔.信用晴雨表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
经查询,上述提及的两个出版社均未在标识的年份出版过以上3本书籍,且机械工业出版社在1952年才成立,因此不可能在1928年出版书籍。这三本书籍的实际出版情形应为:《信用晴雨表研究》(Study of Credit Barometrics)出版在1919年3月1日《美国联邦准备局公告》(Federal Reserve Bulletin)第3期第5卷的第229~243页;《财务报表比率分析》(Ratio Analysis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n explanation of a method of analyzing financialstatements by the use of ratios)由纽约著名的Harper & Brothers出版社出版于1928年,作者是Wall, Alexander和他的同事Duning, RaymondW.。
当然,虚构参考文献的现象本人也只是偶尔看到,不一定是普遍性的,但是对于外文文献的处理,建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读了就读了,没读就没读,没必要把根本没见过的牵强地写进参考文献列表,这样除了徒增文字外,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可能还会误导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