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么!为什么总有论文写着就写不下去的情况?一边是宁死不愿去碰它,一边任务在身,不得不写,不得不想,真是纠结啊!饭不香茶不爽的滋味真是不好受啊!然而,真的有勇气跳楼的毕竟少数,还是得面对现实不是?找解决办法吧!好吧,该冷静下来分析分析原因,让螺旋君帮你支支招吧。
1.大方向出了问题,大受打击难以继续
准备了很久的课题和方案被证明是错误的,前功尽弃,全做了无用功!如何接受了这个打击,更重要的是这个论文要如何开头啊?
灰心丧气是难免的,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放松一下,做点别的,休息一天,明天再来想这个问题吧。然后也先别急着放弃,沉住气,换一个思路,或者场景,或许就不是错误的。如果答案仍然是否定的,那么也想得开,因为研究本来就是一个迂回前进的过程REsearch、REsearch,不就是来回找,反复找的意思吗?同时总结教训,下一篇论文要做了充足准备工作,以避免做同样的无用功。
2.别人觉得好,自己说服不了自己
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导师或别人觉得好,但是自己知道东西不行,在纠结和犹豫中难以前行。
写论文、做报告等等本身就是一个说服别人的过程,说服别人首先要说服自己,如果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就不可能说服别人。还是去解决自己,要么说服自己做下去,要么说服自己不要做下去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纠结矛盾中。螺旋君的建议是相信自己的直觉,自己都不看好的事情一般不太能做得好。
3.研究现状不清晰,掌握不好大局
虽然方向定了,但是对当前的研究现状了解的不是很透彻,不知道写到什么程度适合这个领域的人读,或者对别人方法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不敢把别人的工作写出来做对比。简单说,就是不能做到旁征博引,知识体系不完备。
其实对于很熟悉或者深入很久有很多想法的领域,想不说出点东西都很难,如果有的地方实在说不出东西,可能真的是没有东西,或者研究的不够深入,这都需要继续深入进行研究,而不是深入进行写作。或者先不要继续写下去了,去做一做实验,从写作中暂时解放出来,把精力转移到论文实际处理的事情上去,这里更加有助于理解问题,理解解决方法。实验完了就要有比较有思考有总结,要及时的反馈到论文中,对论文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调整。
4.思路不清晰,结构性混乱
对自己要写的东西没有想清楚,这个时候要停下来好好想一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整理一下笔记,画个简图调整一下思路,制个表,列个1234,把思路好好理清楚。
文章的整体结构是需要设计的,摘要引言很重要这个不需要说了。背景介绍,方法介绍,贡献介绍,结论介绍一个都不能少,某一个方面写不下去了可以先跳到另外一个方面去写,看看有什么还没有说清楚的,看看有什么还可以写的更丰满的。文章不同部分之间是需要相互呼应的,比如在每一章开始的时候可以把整个章节的内容总体说一遍,可能就是在重复introduction里的一句话,同理,在章节结束的时候总结一句,在下一节开始的是提一下前几章的内容。
5.表达性障碍
想清楚了问题,但是觉得不好表达, 语言驾驭能力不强,想法憋着写不出来,写出来怕写不好。简单描述就是不知道怎么写,怎么表达。这里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不知道有什么组织语言的方法,如何正着说,如何反着说,如何举例说,如何总结,,如何加公式或者图表什么的。这是要需要训练的,需要多读多写的。可以考虑放下自己的文章,看别人的文章,看看人家怎么组织语言,怎么变化写法的。
第二,就是语言功底,不光是英文,有的时候中文的正式语句组织起来都还觉得不是很顺当。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先写,第二遍修改时再修补,如果第一遍写的时候就陷入了英文语句组织中去了肯定就不行了。有一种提高语言驾驭能力的方法,就是平时读论文的时候做摘抄笔记,只是这种方法比较难以坚持。
6.心理心态上的障碍
人有的时候很奇怪的,一句话都写不出,甚至没有原因。这时调整心态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了。一句话就是:不要因为追求完美而放弃做的可能。把论文的完成当成一个目标,不要成为是一种的心理障碍或是心理负担。这样说似乎是有点空,每个人都对自己是有期望,然而随着论文的撰写,不停的调低期望值也会慢慢的让人绝望。
这时候,需要要有一种训练自己的意识,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一个挑战,一周或者一个月。去完成一个会议的deadline,去完成一次报告等等,或者去找导师、师兄、同学交流聊聊天,交流交流,听听他们的建议,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哪怕他们给不了你很好的建议,但是在你表达自己的时候,也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还有一个保留手段就是给自己领域的大牛发邮件,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哦。
7.外界因素干扰
这个螺旋君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还是要看到你遇到什么情况了,总之是排除万难,将SCI进行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