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外回来,一切又都回到“常态”,没有新旧之别,永恒的状态。曾经想避开的烦恼,实际上是没有办法避开的。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该自己处理的事,最后还得自己来处理,累积到最后,会更费时间。唯一的差别,就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一种YY的躲避。 回来后要加班的众多工作之一,是修改一个稿子清样。因为在船上Wi-Fi流量限制,没法下载,清样在网上耽搁了两天。这是个老牌的刊物,我多年前在这里发过文章。这次清样回来,人家提出了286个提问,是我这辈子遇上最多的一次。WK,和党员一样认真啊。提问五花八门,包括诸如检查姓、名,电邮地址是否正确,等等,我都很难区别到底是编辑彻底的认真,还是作者不可救药的白痴。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了,一笑带过就好。其中有个提问是我头一回遇上(见下图)。提问说,为了让文章在网上的能见度和搜索度最大化,建议部分关键词在摘要中至少出现三次。同样的理由,用在文章题目中的词,也可以列为关键词。我看见这段时,正和一个做编辑的同行在聊天,把这段读给他听,也是第一回听说,很吃惊的样子。 我的一般理解是,在标题中出现的词,可以不再列为关键词,因为标题在网上可以被搜索。而文章的摘要,因为字数有限,要尽量避免重复的内容,哪怕是单个的字句,这几乎是个常识。但这个刊物的要求,颠覆了我过去的一些看法。我不清楚网络系统对文章搜索的技术过程,但这个刊物的要求,体现了对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频度的关注。不停的唠叨,就可以把一篇文章弄成好文章了?我很怀疑。但在计算机的统治下,很多东西我真的不知道。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现在的出版社很关注自己刊物每篇文章的能见度 ,因为这涉及一帮人的饭碗和绩效,文章红了就是钱,是非正确可以再讨论,这几乎都成了真理。我知道在那些表面红了的文章中,和稀泥的东西太多。人们通常也不愿意去面对和稀泥的研究,尤其习惯了中庸之道的人们。对他们来说,科学的对错无所谓,但一团和气很重要,对科学标准的追求,和人际关系相比是不足道的,这就是实用主义,以过日子为标志,怎么对自己好怎么来,对科学的执着就是扯淡。现代的人们,做科研只是弄口饭吃,用脑不用手从而能够很高尚的弄口饭吃,本身就是光荣,科学上的对错有什么关系?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人情和为贵,科学是非次之。为了生存的刊物们,也就奔着人气而去,鼓励人们多写关键词,漂亮的表现,肥实的夸张,严谨的灌水,造成围观效果,就成为了科学的常态。怪不得人们会对科学有疑心。 老牌的刊物也对点击低头。而人们为了一团和气,放弃对科学的是非标准,让大家在混沌中继续着人类演化的各种角色,维持和平,唾弃争议,成为一种流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