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今中教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台湾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在国际学术期刊投稿与发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近十年来在国际知名社会科学期刊上发表了约100篇论文,超过80篇为SSCI收录;还担任约20个国际社会科学期刊的编辑委员或审稿委员。那么,想要成为蔡教授这样的研究者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
通常有些人认为,做研究必须要有一颗聪明的头脑,也有些人觉得做研究必须要有良好的设备与环境,但这其实因人而异。当然,做研究一定得具备一些基本能力,像健康的身体、基本的认知能力,就是做每一件事应该要有的条件。根据蔡教授在教育研究工作十年来的一些心得,总结出好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应该要具备的特质包括以下这些方面。
研究者应具备的一些先天特质
做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有好奇心,一颗好奇心是做研究的动力来源。做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对人有好奇心,才能够驱使你去研究人的互动与现象,因为对人的好奇心,而引发一些做研究的灵感与求知的欲望。
所以,常常有同事说我上个厕所或走一段路,就可以想到一些研究的议题,这都是因为我对人的好奇心,我一直在思索人的问题。我曾经在走廊看到学生讨论生活琐碎的事物,突然灵机一动,想研究学生在网络论坛讨论的模式,而且也真的投入了。由此可见,一颗好奇心,是做研究应该要有的首要先天条件之一。
其次,做研究要有创造力,或者说要有联想力。就是当你看到一个结果,会联想到什么样的理论,或看到一篇期刊论文,会联想到如何利用这篇期刊论文来阐述目前正在研究的主题。其实,很少有人是能无中生有的,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靠联想出来的,一些好的发现,都是因为研究者联想到以前的人所没有联想到的事物。
最好的研究,当然是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人做过的题目,但你却想到了。只是,如果换另一个角度想,或许这个研究议题根本就不可行,所以,才没有人要做。因此,不是没有人做过就代表创意,可别太高估自己与小看别人。
此外,创意虽然有某一部分是天生的,但主要还是必须根据扎实的训练与理论,才能发展出来。例如,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假若他对于基础物理一点都不懂,他绝对不会空穴来风,想出这些科学定律出来;牛顿也认为,自己能够看得远是因为站在伽利略等知识巨人的肩膀上。由此可知,创造力虽然需要某些“灵光乍现”,但充沛的学识知识绝对是创造力的基石。
第三,做研究要有很好的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换句话说,能对于搜集到的资料与文献有好的分析能力或组织能力是做研究的基本技能。此外,好的分析能力或组织能力也代表自我管理的能力,因为这样才不会把每件事累积在一起,到最后没办法处理。有许多非常年轻未婚的同行,常跟我抱怨说他非常忙、没有时间做研究。对此,其实我很疑惑,我猜测是不是他的管理能力有问题,或是他有许多的感情问题需要处理,因为只要能设定好事情的优先顺序,这样的问题就不太可能发生。
好的分析与组织资料的能力,是当你看到一堆资料数据时,能够判断什么样的资料你要留下,什么样的数据具有重要性,必须加以强调。这些分析与组织的逻辑是相通的。最害怕的是,有些人把身边所有的事情都当做一样重要,不但折损了原来的本意,反而还把事情弄得更糟糕。同样的逻辑,若是研究者把研究中的每篇文献或每个概念、数据都视为同等重要,那么写出来的论文就会没有重点,也没有好的组织,甚至变成四不像,那绝对不是一篇好的论文。
第四,做学术必须要有这样的特质,接纳无情的批评与分享研究的发现。接纳包括两种:一种是接纳别人对你的研究有不同的观点(这是别人对你);另一种是接纳各种理论、典范,不管这些观点与你的是否一致(这是你对别人)。我不喜欢某些学者习惯把所有的观念以二元论切割,例如,做量化的研究就要否定定性研究的价值,奉行定性取向的就要大大批判量化研究的所有问题,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态度并不适当。多看看每个理论、每个观点、每个研究方法的优点与限制,多接纳不同的想法,将可孕育更好的研究。
至于分享,有些研究者很喜欢把自己弄得很神秘,一直不愿意跟同行分享他的研究。可是,这样的人在过了十年之后,往往还是没看到他在研究上有任何具体的结果。其实,做研究好比在孵蛋,有时候,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共同讨论,起码可以让大家判断这颗蛋是不是已经胎死腹中。若有跟大家分享的热情,在学术界也将拥有更多的朋友,对研究会有更大的助益,学术的这条路才可长久。
第五,阅读不但是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我的兴趣。我很喜欢看书、看期刊论文,也很喜欢阅读其他人的文章,像朱敬一院士《给青年知识追求者的信》里说的“不住相读书”——不要为了特殊的目的而读书。其实,我修读博士学位时,修了 很多课,读了很多当时或许觉得不是很有用,只是为了应付课堂要求的东西。可是,过了三、五年后,我才发现,我博士论文的想法可以撑一段时间。可是,等到我五六年后需要突破时,反而是那些当时所念而自己认为并不相关的东西,对自己的帮助却渐渐地突显出来。
比方说,很有趣的是,我曾读过珍古德的书,因为那时候我有一个朋友修了人类学的课,他们有“带回家的考试”(take-home examination),朋友在写作业时遇 到瓶颈,我为了帮他,只好开始读珍古德的书。珍古德是研究 猩猩的,在她的书里面有一个重点是,为什么猩猩不能发展出更高的智慧?这个问题对于学习十分重要,猩猩的基因跟人非常接近,但为什么猩猩没有办法变成人?其实,这些阅读和我当时的研究一点都不相关,但却对我后来在学习研究上有很大的启发。
研究者应该达到的后天条件
第一,研究者要对研究工作本身有兴趣。如果一个人对研究工作本身没有兴趣,那一切都不用谈了。因为,我真的觉得这样大家都痛苦,不仅学生对进行研究不感兴趣,老师带起来也会感到无力。而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双方的目的完全不一样。
研究对我而言是很有趣的事情。我喜欢发表、喜欢讨沦、喜欢搜集资料、喜欢分析资料,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建议你可以由这些面向切入,看自己是否感兴趣。要能在过程中得到乐趣,必须想到要搜集资料很高兴、开始分析资料也很高兴、写一篇新的论文更高兴二拥有这种态度,自然能够得到乐趣。
第二,对你研究的主题要很有探究的渴望。没有人生下来就对什么东西都有兴趣尝试,研究者需要自己去找出个人的动力,唯有对一件事深感好奇,才会去投人,才会燃起着手文献探讨、搜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资料的热情。所以,身为一个研究者,一定要对你自己探讨的研究问题的,特别是博士班的学生,更需如此。我最害怕一种学生,就是我问他:“你学位论文在做什么?”他竟网答我:“没法说啦!”很像羞于启齿。
当然,这个决定需要跟指导教授讨论。我认为,研究者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愿意投人奉献的题目,那才是一个好的题目。变成一个好的研究者,是要看到任何东西,随时随地都可能联想到某些现在有兴趣朗研究议题。可是,我也很害怕有人跟我说:“他对所有东西都很有兴趣!”因为这样等于什么都没讲。身为研究者,必须要找到一个好的主题,然后愿意投入,当然,我要再次强调,这个主题要是其指导教授所认可的。
第三,学术研究需要经过良好的指导训练。有好的训练对研究者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包括理论基础、相关的知识、技术与研究方法,如果没有这些,是无法长久从事研究工作的。对博士生而言,如果指导教授要你去修哪些课,你即使百般不愿意,也还是要去修那些课,我相信你的指导教授是为了你好,希望你拥有好一点的训练,什么东西都去涉猎一些。
关于博士生的训练,我觉得,当学生的时候是能多修课的最好机会,当踏出校门开始工作后,坦白说,就我而言,要好好地去修一门课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说,好好掌握学生阶段的机会,多去修一些课是很有帮助的!进入工作场域,在较无学习的压力下,很多时候,人就会偷懒、帮自己找理由。结果都没有去修。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我认为,在学生阶段,值得去接受一些好的训练。
至于我的指导教授,则给了我最好的训练,这个人未必是该领域最顶尖的那个人,却是最符合你现在的需求、跟你的感觉最合的人。不需要去迷信名牌教授,有的学生非常好,但他跟名牌教授却未必适合。不过,选择指导教授还是有一些通则,诸如领域、研究兴趣、个性等。理论方面,他也为我示范了良好的态度:对研究的执著、热衷。直到现在七十岁了,他还是一样,把研究当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不断地看新的东西、学新的东西,并且引领他的学生往新的领域前进。
第四,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好的研究环境。合适的研究环境也很重要,譬如所在的机构,有没有良好的研究气氛,重不重视、支不支持这类的学术研究,同事、同行之间能否有正向良性的对话、互动。好的学术伙伴也是相当重要的,应该是多与自己学术程度相当的研究者进行探讨,而不是一个比自己厉害太多的,因为这样每一次的讨论都想问他很多问题,让他觉得好像在跟一个很差的人讨论似的。可是,也不要找一个程度跟自己差太多的,搞得自已好像每天都在帮别人而已,这种感觉并不好。所以,要找一个程度差不多的学术伙伴,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我之所以能从科学教育跨人网络学习的领域,除了博士班修了许多相关课程外,其实与我回台湾后的前十年一直都在以资讯见长的交通大学服务,有很大的关系。
社会科学研究者应有的心态
首先,社会科学研究者应该不畏挫折的勇气。勇于接受所有的挑战,不要害怕失败。在学术界,害怕失败是最要不得的,或许有人会担心,投稿可能会被拒绝,但大不了就被拒绝而已,还能怎样呢?
曾有博士生毕业时和我讨论申请学校教职事宜,学生常担忧若被拒绝怎么办?拒绝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要勇于接受所有的结果,积极地面对人生的挑战。此外,从事研究的过程中,也常会有研究资料搜集不如预期的状况,但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好好检讨、再接再厉。
其次,研究者应该坚持立场但不要固执。我对我的研究很坚持,但我不固执,当别人对我的文章有不满意之处,我会去思考问题所在,但我坚持的是,这篇文章最终还是要印出来!
朱敬一院士的《给青年知识追求者的信》里面说,期刊发行的审查人跟作者对于科研文章所持的角度不一样,坦白说,其实大多数的审查人都是非常中立的,囚为他们没有特定的利益或目的,但作者其实是有目的的,能否出版枚关他们的升等、经费申请。甚至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著作目录长一点。而审查人恐怕是很客观的,虽然他一定有自己的观点,可是,这并不代表你需要这样子去攻击他。我虽然也有我坚持的部分,但我不会这样做,因为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观点,好好地、客气地跟他沟通就行了。有时候,改几个字就能够符合审查人的要求,你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这几个字跟他严重争执。
再次,做学术研究对研究也要有舍有得。不只对人,整理文献方面也要有舍有得,不要写一个包山包海没有焦点的文献,研究成果不要什么都想要呈现,弄到最后,别人也搞不清楚这个研究最主要的发现到底是什么。至于研究讨论的部分,最害怕的是每一样东西都想讨论得巨细靡遗,自以为什么都讲了,其实什么都没讲,反而让期刊的审查者觉得这个研究根本没有重要的贡献,是一篇很差的论文。尽管人的天性就是会过度重视白己的每一个东西,觉得它们都非常里要,但研究者必须学着有所取舍。而这也可以用在论文的写作上面,比方说,有人写不出200字的英文摘要,因为他觉得这个研究太多发现了,无法用200个字呈现;有的研讨会要求投稿的论文不能超过2000个字(例如,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的年会),也有很多人无法用2000字表达出完整的研究想法,诸如此类,恐怕都是对于研究的取舍有判断上的问题所造成的结果。
最后,进行学术研究要努力,但不要好高鹜远。不要一开始就想说,一定要登上最好的期刊,做最伟大的东西。我常听到很多同行表示,曾将做得很好的研究投到一个不是SSCI的期刊,而该期刊也录用那篇文章。后来,他才知道有许多SSCI的期刊是很符合这个主题的,只是当时没有发现,因而感到可惜,他心想当初如果投到那边,可能也会被接受。针对这个想法,我想说说我的观点。
第一,没有人能确定当初他若真的投稿到SSCI期刊去,文章就一定会如愿被刊登出来。这可能是他个人一厢情愿的想法,每个人在每个时间点都有阶段性的任务,只要自己觉得当时做了自己认为最明智的决定,就已足够。其实,很多事情到后来让人觉得不明智,是因为之后有太多的新资讯再进来,导致我们认为先前的决定不明智。可是,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在当下根据既有的资料,做了一个最明智的决定,那就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回到刚才的例子,如果文章投到很顶级的期刊,结果可能充满很多的不确定性,或是延宕很久。我认为,既然有些研究想法,就一定要让文章赶快出来,之后才能据此继续做下一阶段的研究。
第二,具有阶段性的研究,我倾向先把初步的研究登到次一等的期刊去,然后依此往上发挥,后面的研究或许就会被接受。也就是,宁愿牺牲前面的研究,让它赶快呈现,以协助我们完成阶段性的任务。例如,我所设立的最终目标,叮能是阐述某一个理论,或者将一个研究呈现出来,但在这之前,有一些假设或是初探性的、概念性的、小规模的架构,是需要先厘清、得到认可的,根据这些,我便可以再去做更好的发挥。
千万不要把每一样东西都抱在自己的怀里,然后以为它们都快得诺贝尔奖了!你若能安排阶段性的任务一一完成,就不会每一天都在后悔,或是在回想当初的可能状况,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赶快往前看,不要每大都还在想以前的事。
文章整理自蔡今中教授《如何撰写与发表社会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