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我的博士生活:
课题换来换去,老板指导无益,自己毫无头绪,实验各种不顺利……貌似这些都是读博朋友的常态,而我,也是其中一个,文绉绉的讲,我就是博士这个不大的群体的一粒尘埃。
本人2011级的硕博连读,现在进入到了博士一年级的尾声,但是回顾一下,貌似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可以让自己引以为傲的项目或者是成果。记不得换了多少课题了,看着自己博士课题这个文件夹里面的列表,四五个肯定是有的,不过大部分都是一两个月就夭折了,也有撑到半年的,一样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继续,也许是老板对我的规划是所谓瞬间灵感,也许是自己本身智商配不上这个博士的身份,总之,课题不易,且进展艰难。
实验室一个师姐是拥有着处女座的焦虑纠结与烦躁,有时候甚至有那么一点点“聒噪”,作为一个被心灵鸡汤养大的娃,我经常给她讲道理,她总说,师妹啊,你说的好对啊,是应该这样啊,然后第二天,焦虑继续,惆怅依然,每天开口闭口都是担心明年是否可以顺利毕业。师妹们也着急,期待着老板会给一个怎样的课题,憧憬着自己会发怎样IF高的SCI,我也经常劝她们不要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被师妹们崇拜了一下说,哇塞,师姐的内心这么强大。其实,我真的强大么?我觉得不是,只是能够很深刻的把问题看清楚,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已。
做了两年的仪器分析,由于老板兴趣转移,开始接触生物,养了两个月的细胞吧,一半的时间都是跟师姐说“师姐,细胞又长菌了,能不能再给我传代一皿?”我把事情告诉小妹,她说,姐啊,细胞也是生命啊,你要不要去寺庙拜一拜?我就突然意识到,哇塞,人是器官组成的,器官是组织构成的,组织不是细胞生长分化形成的么?细思极恐啊!!!今天早晨看到培养皿里飘着的“尸体”,有一点点把持不住了,“难道我不适合做科研”这样的想法一下子蹦到了眼前,随即,我熬了碗心灵鸡汤,说,这只是一次实验,或者多次实验的不顺利,不要把小问题放大,你只能说自己这块实验做的不好,操作不娴熟,知识不牢固,不能一下子放大到说自己不适合做科研。(瞧,我多么的会安慰自己,哈哈)
那自己到底适合做科研么?这个问题貌似循环出现了好几次,好多朋友也问我读博的初衷。我简要描述一下,鉴于本人本科期间学习认真,顺利保研,鉴于放弃保研资格实在是对不起那些苦读考研的同学们,我就顺应潮流继续深造。我们实验室博士的数量几乎和硕士相同,发现硕士基本学不了什么东西,要么打杂,要么就是随便的一个子课题,毕业不是那么艰难,好多人就那么那么的毕业了,我奋斗的小火苗一窜,决定继续读博,否则硕士对我来说就是个鸡肋,所以,我就成了传说中的灭绝师太的一员。在确定读博之前,又看了很多文章,比如什么你适不适合读博啦,读博意味着什么啦,各种各种。后来我给自己的理由是,读博就是一个奢侈的人生经历,不是所有人都会拥有这样的经历,或喜或悲,也是人生难得的体验。以后可以跟儿子说,你妈妈当年可是博士啊。哈哈,然后被他小眼睛一崇拜,还是可以很嘚瑟的,当然,得在他小的时候,等他长大了,估计就觉得,博士,唉,也就那样。
我深知幸福感其实就是一种比较感,所以每次不顺心里抑郁的时候,就会逛小木虫,发现比我惨的人比比皆是(跟那些比我惨的人说声对不起哦,不是幸灾乐祸哦,满满的同情心的呢)。我就想,我其实还是幸运的,身体健康,长的不丑,朋友不少,闺蜜也有,仅仅的课题不顺而已,何必要让自己觉得人生悲剧呢?
有时候会陷入一个怪圈,多是虚荣心在作祟,比如旁边也总是这样的声音,哎呀,某某发了多少分的文章,某某深得老板赏识,某某顺利毕业出国等等。我就想,哎呀,我怎么这么挫,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都没有,然后羡慕嫉妒恨的小火苗腾的一窜,就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静下心来的时候,就会给自己找退路。告诉自己,退一万步讲,如果两年后拿不到学位,延期两年还是拿不到学位,最后付出了七年的青春,三十岁了,拿着本科非应届的学位,该怎么办?当忧郁的感觉太满的时候,我总会找个缺口倾斜---我干嘛非要做这一行呢,我喜欢花,可以开花店,我喜欢小狗,可以开宠物店,我有时候很文艺,可以开个咖啡厅,诸多的选择给我,不一定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多找几棵树,总会死的。这些是我安慰自己的方式,不知道其他人会作何评价,也许是说心态好,也许是说会逃避。我自己也无法给自己一个定论,我只知道,我这样想,心里负担会小很多,尤其想到那些硕博自杀的案例,我就想,生活还是幸福的,活下来,才能看到更多的美好。当然,我不会放弃自己的博士学位,更当然,如果真的不幸无法拥有,我也不会有太多怨言,或者激进的想法,人生,除了一个这个学位,我拥有的也许更多。
盗用一句今天看到的写的很好的一句话,读博真的不是生活,作为一个大龄未婚女博士,与各位奋斗在博士学位路上的同仁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