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到底有多重要?世界著名杂志《连线》(Wired)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evin Kelly)说过这么一段精彩的话:
“在过去二百年里,我们最伟大的发明恰恰是科学流程其自身,而非某个特定的工具或玩意儿。一旦我们发明了科学方法,就能立即创造出数以千计的神奇事物,而这是用其他方法所做不到的。这种能够产生持续改变和改进的方法性的流程要比发明任何产品都强上百万倍,因为自这种流程发明以来,我们已经借助它生成了数以百万计的新产品。正确掌握这种流程,它就能源源不断地带给我们好处。”
科研写作也是如此,要想有源源不断的产品诞生,首要的是锻造一个具有高效生产力的写作流程。总体写作流程包含各种子流程:比如运用文献的流程、锻造文章结构的流程、修改稿件的流程等等。由于受篇幅限制,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个高效运用文献的写作流程。
这是流程迈出的第一步,关键之处是要注意两类不同性质的论文在查阅和整理文献时的区别。依据论题的创新性程度,可以把论文分为两类:
一类是论题创新较强的论文;
一类是论题创新性较弱的论文。
论题创新程度不同,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论题创新性较弱的论文,依据论题的主题词一次查阅的文献,大致可以满足论文的框架骨骼和论文的内容粗体。因为论题创新性弱,内容可以从与论题直接相关的文献中综述而来。比如写一篇关于“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论文,由于该领域的研究文献汗牛充栋,属于创新性较弱的论题,只要把与主题直接相关的文献阅读和整理完毕,大致就可以综述出一篇文章出来了。
但是,对于论题创新性强的论文,就要注重分析论题的结构,根据论题结构来查阅和整理文献。创新性强的论文,其论题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主题词+创新词1,或主题词+创新词1+创新词2(最好不要超过2个创新词,不然论文探讨的问题就无法聚焦)。查阅文献时,首先查阅与主题词相关的文献,但你很快会发现,这些文献只能作为背景资料,帮助了解这个主题,以及丰富论证过程,而对于提炼论文的核心观点和锻造论文基本框架起不到关键作用。
起关键作用的文献材料是与创新词相关的文献资料。只有阅读完与创新词相关的文献之后,你才能勾连出“主题词”与“创新词”之间的逻辑关联,才能确定这篇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而根据已查文献资料勾勒出论文主体框架,即分论题。
认真走好第一步流程后,一般可以形成论文的主体框架,也就意味着已构建出分论题。所谓分论题,就是每一小节的主题(或标题)。一般说来,一篇1万字左右的论文,其主体框架一般包含3或4个分论题,即包含3或4小节。这些分论题勾勒出来后,还不能着急动笔写,因为你很快发现,每一节的文献资料是分布不均匀的,有些地方的资料多,而有些地方的资料少。这个时候如果着急动笔写,你的论文很可能由于缺乏逻辑的统一性而缺乏论证的说服力。另外,还可能写到资料少的地方被卡住了,写不下去而成残稿。
因此,流程第2步的关键,就是分小节进行第二次文献查阅。走好这一步,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丰富论证材料,而且有助于实现论文观点的创新或论文材料的创新。
一般说来,论文的创新性体现在四个方面:材料创新、视角创新、研究方法创新、观点创新。只要满足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算得上是一篇具有创新性的论文。但是,流程第一步提炼而成的分论题(即小节标的主题),往往是对与主题直接相关的已有研究提炼而来的,不对它进行拓展研究,无论是视角、观点还是材料,都很难超越已有研究。因此,需要根据分论题的主题词进行二次文献查阅。这样做的直接成果,就是形成较有创新性的节内框架,即建构出每一小节内的思想逻辑。
到了这一步,论文图谱大致已经勾勒出来,但建议进行第三次文献查阅,再开工撰写论文。这一次查阅的文献,不是与论文大标题的主题词直接相关,也不与每一节小标题的主题词直接相关,而是与每一节内的每一层框架内的主题词直接相关。
具体做法,建议每深化一个层次的文献,立刻撰写该层次的初稿,与此类推,层层相扣,严密推演,直至完成整篇初稿。如果能坚持到这一步,你就能写出有新意且有深度的论文。
总而言之,已有文献资料,是我们进行科研写作的主要思想资源,它们不仅为我们展现了论文思路的原初视野,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继续探索的诸多可能性道路。至于你要选择哪一条路,取决于你有什么样的文献整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