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玉良,男,社会学院2014级社会学博士研究生。山东枣庄人。2011年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攻读社会学硕士,2014年硕士毕业免试保送本院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硕士、博士就读期间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CSSCI论文19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4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各一项,省级课题3项。获得“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奖”、“钱学森城市学研究奖,金奖提名奖(原西湖银奖)”等1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学术奖励。研究生期间获得华中师范大学第四届华研楷模学术之星、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研究生等奖励。
学术科研
兴之所至,行之所随
谷玉良:博士毕业,算起来读了20多年的书。这期间付出很多,也吃了一些苦头。但还算实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就这一点来说,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有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对我来说是幸运的。在本科期间,遇到了一位刚博士毕业,对生活和科研充满激情的老师,引起了我对科研的最初兴趣。也是那位老师引导我走上最初的科研道路,并给我提供很多参与科研的机会。在进入硕士、博士学习阶段,我的导师对我也格外关心,对我鼓励有加,让我对从事科研充满信心。与他们的师生情谊也是我求学阶段最宝贵的财富。
另外,我和父母开过玩笑说,读书是我坚持做的最久的一件事了,而且目前来看做的不算太差,也算是对自己这么多年求学的一个交代。但对于父母来说,我这么多年在学校,与他们相比,生活轻松地太多太多。而这些轻松背后,父母不知道为我背负了多少压力和负担。如今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如今子欲养,幸而双亲在,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
你在读研读博期间,发表了30篇论文,其中CSSCI 19篇。我们很好奇,你是如何在保持如此高的发表量的同时兼顾论文质量的?
谷玉良:从硕士到博士,研究生六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说长是因为这六年是我在求学阶段在一个学校待的最长的时间,说短是因为,就写论文和发表论文来说,现在的论文发表周期一般很长,尤其是对人文社会科学来说更是如此。就发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来说,在华师的所有文科博士中,我也许并不是最多的。但就我个人来说,发表这些论文,是因为我在最初进入学校学习时就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在未来走向教学科研工作。而且我对此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浓厚的兴趣。因此在硕士阶段,我第一年就特别注意多看专业课经典名著等,打好自己的基础。经常参加读书会,一年级阶段,每个月平均大概会读5本书以上,最多时候会有10本左右。那一年期间,几乎是除了上课,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图书馆看书上了。看书的时候,也会做读书笔记,写一些自己的思考,然后在读书会时候进行交流和讨论。我现在仍然觉得,那一年的努力读书,对自己以后的了论文写作非常重要。因为读书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足够的知识积累,锻炼了自己用专业知识独立思考问题的基本能力。
写论文往往就是从自己的研究兴趣出发,对于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用专业知识和学术话语表达出来。我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在《中国青年研究》上。那是我在硕士一年级写的第一篇论文,发表是在硕士一年级过后的那个暑假。第一次投稿就成功发表,而且同时也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这在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从那时候起,我就经常会把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思考付诸文字,然后积极与导师沟通。导师也认真帮我分析论文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我写论文的频率比较高,虽然并不是时时都在写,但我写论文的时候比较投入,效率也稍微高一些。所以,在整个研究生阶段,我几乎每一两个月就有一篇论文投出去。当然并不是每篇论文都能在第一时间成功发表。但积累下来,半年间,几乎就有好几篇论文处于同时审稿阶段。在这样的频率下,我最少的年份,一年发表2篇论文。那是在硕士毕业那一年。最多的时候一年发表了10篇论文,有6篇CSSCI。就论文质量来说,我觉得写论文到一定阶段,会掌握一些基本能力。对问题的思考和对论文写作的把握也有一定的基础。有些感兴趣的地方,或者较为热点的社会问题,把握起来相对容易,自己投入的精力多一些,能够把论文写得好,一般发表的期刊级别就好一些。有一些问题,是自己一时兴起所写,但未必是热点话题,或者投入的精力也有限,论文写出来质量就不如预期,有时候自己也偷懒,就没有继续修改或完善,也会投出去,但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就有难度。所以也发表了一些非核心期刊的论文,这类论文一般来说周期相对就短一些。
是否还记得这30篇学术论文的灵感都来源于哪里?可以举几个例子跟我们谈一下吗?
谷玉良:从我写的论文来说,有一些灵感是来自自己看书过程中,某些吸引自己的一些观点或者有很大争议的观点,自己也有一些思考和认识,然后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和资料,来论证和展示自己的思考,从而形成一篇学术论文。还有一些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比如我研究的方向是流动人口,但我会发现一些常识性的认识与我所发现的真实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分歧和不同,就会引起自己的注意,并形成一个学术问题,展开讨论也就形成一篇学术论文。常识认识和现实发现之间的差别和分歧是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最常见灵感来源。
你参加了很多课题和科研项目,请问是参与导师的项目还是自己申请的呢?你觉得参与课题和项目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谷玉良:课题一般是以参与导师项目和其他老师课题为主,我自己也申请了个别项目。参与课题和项目最重要的是能够熟悉课题立项、研究的整个流程。通过参与课题锻炼自己的课题研究能力,从而锻炼自己在未来具备独立做科研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另外,就是锻炼在课题研究时与不同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沟通。一项课题绝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人共同合作,达到跨学科、跨视野的研究目的,从而保证研究的质量。
作为研究生,你认为如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可以结合你自身的经历和我们谈谈吗?
谷玉良: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我觉得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是最重要的。就像我硕士第一年投入足够的时间看书一样。看书是不断积累知识和更新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也是学术论文写作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来源。另外,就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感兴趣和灵光闪现的观点和思考。比如,用手机便签和晓得笔记本等做记录。我们在看书时经常会有一些能够和作者有思想共鸣的地方,那些地方通常是我们学术论文写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及时记录,能够给自己在系统的思考和写作时提供一些提示。另外,日常生活里我们偶然间发现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也常是学术灵感的重要来源。而那些一闪而过的精彩想法和思考通常也是一些学术论文的核心观点之一。及时记录下来,能够帮助自己在后面对该问题更系统的思考。而且通过这种形式,也能很好的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就是多写。一定要把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付诸文字。我身边不乏一些同学有想法,有观点,但很少写作。培养不出系统思考和写作的能力,也很难写出完整的学术论文。说、想和写是两回事。写作是更加系统和逻辑严密的思考形式。而且写作更加注重规范性、逻辑性。而规范性、逻辑性等恰恰就是最基本的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要求。
社会实践
实践有益,读书无害
你认为研究生期间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还是专心学术?为什么?
谷玉良:这是一个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大家读研究生的目的各不相同,也各有不同的兴趣。有的同学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攻读硕士和博士,有的纯粹就是为了兴趣。有的对学术和科研感兴趣,但有的并没有这样的兴趣。所以,对于那些对未来有不同定位的同学来说,社会实践和学术同样重要。那些研究生毕业希望从事与学术和科研无关的同学,社会实践也许相对更重要一些。因为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有助于锻炼个人的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具体工作内容的能力等。通过社会实践积累的上述能力,能够帮助同学们在毕业时更快、更好的适应相应的工作,尽快融入工作节奏中去。而对那些未来定位在科研的同学来说,比如那些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是最低要求。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是必要的。但无论是大家对未来的定位有什么样的不同,在研究生期间适当或多读一些经典学术著作,仍然是有益无害的。读书能够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术研究是重要的,对于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的同学来说,同样也是重要的。
社会学这个专业本身与生活现实的关联比较强,需要大量的实践工作。在桂子山的六年,有没有什么让你印象很深刻的实践活动?
谷玉良:社会学的确更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需要参加大量的社会调查。在研究生期间,我参加了3次CGSS(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在全国展开的追踪式调查项目。湖北省的承担单位是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我的导师是负责人。CGSS调查每年暑假6-7月份进行,选择湖北省六个地方,每个地方两个农村社区和两个城市社区展开入户调查。这个调查操作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一是调查时间,六七月份,天气比较热。而且有的农村地区调查比如深入偏远山区,比如恩施等。印象比较深的是湖北的山区,几个大山之间,住着几户村民,或者山顶上都会住着一两户村民。一旦这些村民被抽到,我们要徒步十几二十公里路程,到他们家中展开问卷调查。翻山越岭,不是一般地考验人。二是入户问卷调查一般会面临很高的拒访率问题。尤其是城市社区居民,一般不太愿意接受入户问卷调查,我们在江夏地区的调查拒访率就是最高的。这就需要更好的沟通和社交能力去化解这些问题。参加这样的调查,的确是对个人能力的考验。包括身体和沟通等各方面能力,还是有很大收获的。
平时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的频率大概是怎样的呢?感觉这些活动给你带来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们研究生平时应该选择一些什么样的学术活动去参加?
谷玉良:参加学术会议是了解最新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的好机会。我一般每年会参加几场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比如我们专业的社会学年会,每年7月份举办一次。还有青少年发展论坛,以及一些特定研究方向的学术会议。参加学术会议,一般能够接触特定领域和特定圈子内的一些学者、专家,通过对他们的了解,接触这个研究领域的一些基本内容,丰富自己的视野。另外,也能够了解这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这对于自己想要进行的研究,能够提供更多的前沿问题和学术背景。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机会还是挺多的。不同的专业都有定期举办的相关学术年会。但考虑到研究生独立外出的机会和个人承担能力,参加一些与自己专业紧密相关,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的相关学术会议是必要的。其他一些学术会议,可以根据举办地点,适当参加。比如,在武汉和周边临近地区举办的,我们学生能够参会,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个人生活
感恩师友,实现自我
谷玉良:我现在是签了湖南师范大学,在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博士毕业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一直就是我对自己的定位。主要是自己对科研还有足够的兴趣,另外,对于教学也一直是比较向往的。找工作时也会考虑很多,比如学校层次、专业强弱、区位优势、待遇好坏等。但实际找工作时候并不能每个方面都会让自己满意。相对来说,我更注重未来的发展前景,比如看重学校层次、区位优势这些方面。至于待遇等,我觉得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改善的。
在华师读研读博差不多有6年的时间,并且是你人生的黄金时代,这期间有没有什么人是对你而言特别重要,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也会一直保持深度联结的人?
谷玉良:在华师的研究生6年,应该是我20多年求学时间中在一个地方待的最久的一段时间了,也是培养和提高自己学术、科研能力最重要的一段时间。我的导师江立华教授对我来说当然是最重要的人了。我和我的导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在科研和工作方面的许多困惑,都是我的导师及时给我提供最恰当的建议,指导我对未来的一些设想。先生应该说是除了我的家人之外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在刚进入学校读硕士期间,我通过写论文和先生交流频繁,也因此在同门之中和先生关系最密切,先生对我也关照有加。先生是一个内敛儒雅的人,他的性格对我的影响很大,做学术研究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毅力,这是他给我树立的最好的榜样和形象。另外,先生对我的要求虽然严格,但却给予我足够的科研自由,让我独立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这对于喜好自由,不喜欢受太多束缚的我来说,是比较重要的。除了科研方面,先生对我的生活也较为关心,这让我在从事科研,感到偶尔烦躁的同时,总能从先生那里感受到一些温暖和安慰。
另外,我在硕士和博士期间的一些共同的同学、室友、和朋友等,对我来说也很重要。比如我的硕士同门,现在也是同班博士同学任树正博士和中国农村研究生院的郑永君博士、近代史研究所的朱庆博士等。我们经常一起讨论一些学术问题,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开阔我的视野,给我提供更多的灵感。生活中大家也相互帮助扶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觉得读研和读博的经历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想对今后想要考博的同学给什么建议呢?
谷玉良:读研和读博因为是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同学求学有不同的目的,也有不同的目标定位。我愿意往最简单纯粹的方向想问题,大家读书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将来能够做一个对自己和他人更有意义的人。但毕竟不同学习阶段还有一些区别。从学习期间老师们对我们的要求和我们接受的训练来说,硕士阶段对科研的要求相对要低很多。这从毕业的要求和日常的学术训练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仅仅是攻读硕士学位,就像我前面说的,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未来从事相应工作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硕士阶段,我们可以培养、提高不同方面的综合能力。而到了博士阶段,一般对科研和学术的要求要高一些。毕竟未来绝大多数博士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大量的学术训练是必要的。博士阶段的生活也相对更简单,目标也更明确。那就是尽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
关于考博,现在希望攻读博士学位的人越来越多。相对来说,博士招生的名额就非常稀少,而且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改革博士招生形式,比如申请考核制,这就对个人科研能力等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在硕士阶段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如果能够发表学术论文,也会给学校和老师们增加印象,给自己加分。另外,提前联系合适的导师是必要的。因为每年考博的人很多,排队是正常现象。提前联系导师确定报考,一是可以增加老师对你的印象值,二也可以避免更多的竞争。可以给目标老师发自己的个人简历,一旦老师对你有意向,而你联系的也早,一般初试过了就有很大希望了。
平时的学习生活怎么安排的?有没有什么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呢?
谷玉良:我觉得在博士期间,生活几乎都是围绕着科研来安排的。调研、写论文是日常在做的事,不写论文的时候也会看一些期刊论文和书等。当然,休闲生活也是很多的。有好看的剧我也会追,我喜欢足球,有比赛的时候也会熬夜看球,也和同学一起打打羽毛球和乒乓球。有足够的时间留给科研是必要的,但重要的并不是时间,而是要提高效率。因为写论文有时候是灵感来了开始的,往往好的逻辑要有连续性。我的方式一般是一口气把核心的内容写完。比如一篇论文,我会连续花几天写完,或者把主要内容部分写完。因为一旦因为其他事情耽搁或打扰,原来的一些思考可能会忘记,或者逻辑被打乱。
说到习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从事科研,保证看书时间是很重要的,另外就是前面说的,做读书笔记、把好的灵感和想法及时记录、要多写,将思考和想法付诸文字、科研要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等。这些是我这几年的一些个人习惯。有些是有意识学习的别人的优秀习惯和方式。有些是自己养成的习惯。做科研是一件枯燥的事,要把枯燥的事做的不那么单调,或者做的有趣一点,这还是要看自己的心态。相信,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人都能够做的精彩、有趣,形式多样。
你怎样理解人生价值的?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谷玉良:关于人生价值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值得大家秉持的原则。比如做好自己的事,对自己负责,对他人有益。这是比较好的价值原则了。这是大部分人能够保持和真正做到的人生价值。至于高尚的原则,要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这是最高级别的人生价值。但要践行这样的价值,需要足够的勇气。我记得我初中老师在我们毕业最后一节课时说过一段话,他说:“我们的社会要变成一个友善的社会,需要你们未来每一个人都做一个友善的人。你们不走向罪恶,你们不惧怕罪恶,我们的社会就不会堕入罪恶。见义勇为,与不公平作斗争,可能使你们受到伤害,作为你们的老师我没有立场要求你们每个人都能够在面对罪恶时挺身而出,我也不希望你们受到任何伤害。但未来,假如你们如是做到了,我会为你们祈福安康。”这么多年,那位老师的样子我甚至记不清楚了,但我一直记得他说的这段话。在我看来,在做好自己的同时,能够为社会变得更好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最高的人生价值。当然,要做到并不容易。就像那位老师说的,他没有立场要求每个人必须做到。但就个人立场来说,我希望自己在自我实现的同时,能够做到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益。而其他人做到了,我也必然为他们喝彩。毫无疑问,这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但无论是否能做到践行更高的人生价值,我觉得底线还是要有的,自我实现的同时,不伤害别人,不有损社会。我觉得这应该是人生价值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