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一词,出自日语词汇,原先来自日本电影,后也成为中国网络常用语,指在逆境中反击成功,多用在形容本来是失败的现状或处境,却最终获得了成功的结果,它表达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正能量。这里笔者将从另一个角度,与正在投稿尤其是投稿屡战屡败的同道,分享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从投稿的失败中,越挫越勇,成功逆袭。
在论文投稿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为了降低拒稿率,首先投稿人会对论文做一些自评或他评,无论是在线评估或请专业机构,其目的是希望可以匹配与论文水平相当的学术期刊,从而可以少走弯路,增加投稿命中率。即便如此,拒稿仍难以避免。因为,除了客观论文质量因素,一些主观人为因素(作者、编辑、审稿人)也会影响稿件命运。被拒稿后,往往作者的自信心会受到一定程度打击,于是退而求其次,降低投稿期刊的档次,将文章发表在低于评估水平以下的期刊。虽然最终也能发表,但投稿时遇到的挫折无形中会为作者今后投稿带来微妙的心理变化,当下次投稿再被拒时,作者就会习惯性的降低预期标准投稿。当然,这并没有错,也符合常规的思维模式。但在当前科学研究成果开始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的时代背景下(根据《2017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我国国际论文的数量以及被引用次数排名,均位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无论科研机构还是研究者自身对学术期刊发表的要求已不能仅仅满足于能否发表,而是能否在更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发表,且发表的论文能否获得更高的引用率。因此,尽可能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成为当前科研工作者的重要目标。
经过几年辛勤付出完成的论文,在投稿被拒后,难道命运真的就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吗?被拒的那一刻,估计很多作者都会心有不甘,但如果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在投稿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冲击略高于评估水平的学术期刊也有可能。
1 避开投稿高峰期:尽量避开年底圣诞节等重要节假日,若有中国的审稿人,则尽量避开春节前后。总的来说,根据以往投稿经验,选择7-9月投稿,是比较理想的时间段,审稿人时间相对宽裕,会有更多耐心。
2 选择审稿人:若杂志有要求,需要在EditorialBoard中选择推荐审稿人,在完全不清楚审稿人背景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非强势民族如北欧国家(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荷兰等)的科学家或教授作为审稿人,这些国家的科学家一般比较nice,相对较强势民族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的审稿人来说,审稿尺度略为宽松,若稿件可以落在比较nice的审稿人那里,机会将更多。如果可以自由推荐审稿人,则可以选择华人或者导师比较熟悉的教授作为审稿人,但最好不要全部选择华人科学家作为审稿人,其他审稿人选择可以遵循前面这条。
3 善待每一条审稿意见:若前几次投稿被拒,反馈有审稿意见,请一定仔细研究这些审稿意见,无论是“minor comments”还是“major remarks”,从中吸取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在下次投稿前,对文章进行逐一修改。这些是自我救赎、不断完善,并可以获得逆袭的宝贵财富。
4 寻求帮助:若没有收到反馈意见,论文直接在编辑那里被拒,则有可能:(1)投稿方向有问题,需要重新调整,选择更符合论文研究方向的学术期刊进行投稿;(2)论文没有按照期刊规定的“guideline”撰写正文和编辑图表等;(3)论文组织架构、逻辑性以及语言文字等也可能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在自身无法解决的情况,可以寻求师兄、师姐和老师的帮助,如果没有这样可以利用的资源,则可以通过类似“美捷登”这样专业从事论文编辑与发表的公司对论文进行修改,可大大增加投稿逆袭的可能。
总之,投稿的过程看上去是投稿人与编辑、审稿人之间的博弈,其实更主要是投稿人自己与自己的博弈。《晏子春秋》中有这样一句话: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投稿如此,人生亦如此,希望各位正面临或即将面临投稿的读者们,能从此文获得启发,从容面对挫折和失败,在努力和坚持中获得逆袭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