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虽然SCI期刊发表总量逐年上升,但是文章的拒稿率仍高达60%-70%。是不是大家的文章真的那么差呢?当然,文章缺乏创新性是SCI期刊拒稿的第一原因,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文章本身的写作质量不高,而图表绘制问题就是文章质量问题的主因。你不禁要问,难道不应该是文章的内容是最重要的么?但是作者们往往会忽略了一点,SCI论文本身的内容是专业、严谨的,在此基础上,一副美观而大方的图表能带给审稿人愉悦的心情,审稿人对文章的好感度也会大大提升。接下来本文将介绍一下SCI
写作图表绘制的几大雷区:
1. 数据的重复使用。这一问题其实很致命。某SCI期刊审稿人曾表示,在SCI写作中,重复使用数据是大忌。有的作者使用同一组数据既作图又做表,这会给审稿人传达两个信号,一是实验数据不够,二是作者缺乏论文写作常识,这两点无一不在告诉审稿人作者的学术科研能力很差,这篇文章质量很低。关于图表绘制的原则:凡是能够用文字表达清楚的就不用作图表;凡事用表能够一目了然表示的就不用作图。当需要对照比较或反映趋势变化时,可酌情考虑二者选其一。
2. 图表内缩写或者单位不规范。图表缩写或者单位是大家论文写作容易忽视的点,很多作者根据个人喜好随意而定,未使用固定缩略语。数据单位也不遵循国际标准命名原则。大小写随意,不同期刊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体积单位l与L,质量单位g与G等,作者应该针对目标期刊的要求统一全文。
3. 表格中数值表示不统一,很多作者计算结果不精确,小数点位数保留不统一。数值的精确性是科学实验结果是否严密的具体体现。所有的数据都是经过原始数据计算得出,因此往往不是整数,那就要求作者统一小数点位数,大多数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即可。另外,表格中同一指标数字的有效位数应一致,不足者以“0”补足。
4. 缺图示或无表题等问题。图示和表题是图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图表内容的概括,读者第一眼先看的往往是图示和表题,它们起到了一个引导阅读的作用。
5. 图表设计不当。图表的横排纵列之间是具有严密的逻辑关联的,其设计初衷是便于读者对照和比较数据结果,从而直观地得到作者传达的观点和结论。不合理的图表设计会造成读者对文章内容的误解,引起审稿人对文章质量的怀疑,乃至否定实验设计的存在意义。另外,表格请使用三线表。
6. 统计学分析。图表是对实验原始数据的总结与延伸,所有的数据理论上都应该是经过统计学处理的。如果没有统计学分析意味着你可能只做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可能是偶然的,审稿人会进一步怀疑论文数据的真实性。因此,如果没有统计学分析请单独注明原因。
7. 图片问题。一是清晰度问题,请注意论文中图片的最低像素为300dpi,各期刊对图片格式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作者需保存原始图片,以方便格式转换。否则审稿人会在审稿意见中提出图片像素过低或图片不符合期刊要求;二是P图的问题,当然本文指非造假拼接图片,部分作者出于使图片更加美观或删除假阳性结果的目的而对图片进行修饰,这在高水平期刊是不允许的,杂志会要求提供原始图片。如果发现人为修饰,审稿人会怀疑图片的真实性。建议作者提供清晰且能反应科学问题的原始图片即可,清晰度的调整一般不算p图。
8,表格绘制问题。很多文章中的表格是通过Word中的手动划线来做表框,用空格功能来实现对齐。一旦修改表格中的内容,表格的对齐方式和框架就会改变。因此,建议大家使用Word中表格插入的功能来制作表格。
9.其他问题。如各类显微镜图片注意添加标尺等。
以上就是总结的一些图表制作的雷区,当然还有很多问题由于篇幅问题没有一一列出。 针对这些问题,大部分期刊都会有类似“Guild for Authors”的文件来指导大家。因此大家选定期刊以后,注意下载投稿须知,根据目标期刊的要求来进行修改。另外,这里也给大家推荐几个常用的图片编辑软件,帮助大家提高图表绘制的质量。重量级的有Photoshop,轻量级的有ACDSee,这些软件功能都非常强大,而且支持多种格式的导入和导出。另外还有一个常被大家忽视的PPT,很多身边的研究生乃至教授都是用PPT完成图片排版以及TOC图绘制的。数据处理软件推荐MatLab,Origin,SPSS以及Excle,画图不推荐Excel,流程图用Visio或者PPT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