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誉排行网 论文信誉排行网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官方首页
 投稿指南
 写作指导
 职称评审
 文献检索
 期刊科普知识
 非法期刊
 学术不端
期刊分类解释 期刊刊号的解释 医学期刊分类表 核心期刊 期刊查询 (2014-2015)CSSCI来源期刊目录 2008医学核心期刊 政策法规
CSSCI CSCD SSCI 《工程索引》(EI) SCI(科学引文索引) 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 2014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论文信誉排行
 当前位置:首页 > 写作指导 > 浏览正文
把握审稿人的审稿重点,提升论文撰写质量
作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2020年03月01

Tags:论文信誉排行网
 

第一关注重点:论文的摘要、引言末尾对于论文工作的描述以及文章最后的结论。

这三部分基本上都是对于论文工作的描述,因此接受期刊的审稿任务以后,我一般会首先同时阅读这三部分内容。

论文的摘要

对于论文的摘要,我关注的点:①论文解决的问题。这个点一方面简单地阐述了作者写该篇论文的意图,另一方面也间接体现了作者论文的意义,因此这个点一般不可或缺。②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方法(作者的方法)以及步骤。在抛出需解决的问题后,那么紧接着作者就需要明确地阐明解决问题所需使用的方法,并且还需要高度概括性地简述一些重要的处理步骤,在这里作者须提及与传统处理方法的不同点,进而让同专业的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作者方法的创新之所在。③作者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这一点主要是与第②个点中与传统方法的不同点形成对照关系,主要是对比新方法与传统方法处理结果,总结新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④作者的方法进一步能够取得的效益。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作者的方法所能带来的科研效益,可以是有关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可以是关于国防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前三点一般都是摘要不可或缺的内容,而最后一点可有可无,但是如果恰到好处地谈到了效益,一般来说是可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Introduction末尾对于论文工作的描述

一般来说,Introduction主要是对和作者方法相关联方法的综述。在综述的末尾或者论文结构介绍之前,一般都会将主题过渡到作者的方法上来。注意这里有两个重点词组“过渡”和“作者的方法”,也即是我所关注的重点。①强调“过渡”一词,主要是再次看作者有没有阐述清楚该篇论文要解决传统方法的那些不足或者缺陷,另一方面看作者综述文献过程中是否用力过猛,发散地罗列了传统方法的很多不足。部分人认为罗列很多不足可以展示作者的专业深度,实际上罗列不足而未给出解决方案的做法恰好是审稿人的攻击点。这是因为所罗列的问题并未得到相应解决方案的实验验证,所以作者看到的不足谈不上是缺陷。学术论文中得出的结论要有理有据。从这个角度出发,论述传统方法的不足时要紧扣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论文中需要解决传统方法的哪些缺陷或不足,避免发散性的综述文献。②强调“作者的方法”,这里一般是将摘要中有关作者方法的步骤进行详细地叙述,关注此内容可以进一步地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

结论

实际上这一部分主要涵盖两点内容:论文工作总结和方法的缺陷讨论。论文的工作总结是基于方法和实验结果所得出的,不要为了突出作者方法的优势而放大传统方法的缺点。在总结完论文的工作以后,还要针对论文方法的缺陷进行讨论,甚至可以针对缺陷指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或者下一步的解决缺陷的研究计划。让读者明白作者是完全了解方法的优缺点,而不仅是掌握了方法的优点。

第二关注重点:模型与方法

该部分内容是作者方法的理论体现,是论文的主体内容之一。由于接收审稿任务的论文,其研究内容与本人基本一致,因此对于该部分的审阅比较跳跃。我一般关注作者新方法的模型是否阐述清楚,公式的推导有没有错误,部分重要的数学符号有没有相关的物理解释。如果这一部分存在理论错误,肯定会直接拒掉这篇文章。在模型与方法基本都正确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作者方法与传统方法或者相类似方法的关联性讨论,这个关联性一方面体现了作者方法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方法在传统相关方法基础上的发展,因而关联性讨论可以在对比中直接展示作者方法的创新之处,这比作者用描述性的文字叙述论文的创新点还要铿锵有力。

第三关注重点:实验与结果评价

实验

该部分是针对作者提出的“模型与方法”而设计的验证性实验,因此既要强调实验的全面性,又要强调实验的典型性。全面性,即设计的实验能够涵盖模型和方法中所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实验结果一般是不差于传统方法的结果;而典型性,即实验针对某些关键的因素(这个因素一般就是作者方法针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的点),其实验结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的结果。上述“全面性”和“典型性”一般是作者方法、传统相关方法以及经典的公认最好方法三种方法对比基础上进行阐述的,这里经典的公认最好方法一般是作为标准,而传统相关方法是对照组。对于“典型性”实验,一方面需描述从对比结果中得出的直接结论,让读者“眼服”;另一方面还需结合作者相对传统相关方法的改进,从理论上深入论述对比结果或结论的原因,让读者“心服”;另外对比分析(即实验对比)的相关结论还需与“模型与方法”中关联性讨论(即理论对比)的结论相一致,形成“前后照应”的关系(如果论文的工作考虑到这一内容,至少都有修改的机会)。这再一次让读者在实验对比中发现作者方法的优势,而不需要作者过多地强调论文方法的优势。

结果的评价

基于实验结果的阐述都可以归纳为定性的范畴,因而还需针对实验结果采用公认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估作者方法、传统方法以及公认最好方法的性能。这样的指标评价一方面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各种方法的性能,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变相地再次向读者展示作者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实现了方法优势的多角度论证。


免责申明: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客服EMAIL:lunwenpaih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