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前期试验设计及写作过程也十分重要,但是具体到每个环节的思路,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我只能将我的思路大致分享一下,诸君看看即可。
一、要搜索和详细阅读与自己专题相关的文献,然后找出其中两三篇仔细阅读,其它文献可以跳读(与自己特别相关的细读)。参考别人的研究过程,确定自己如何安排实验,大概使用什么工具,并按照某篇参考文献的研究思路,将实验重复做一遍,从而更好地熟悉研究工具。
二、研究的内容以自己专业背景为依托,搞清楚自己为什么写某个专题后,要搭建一个大致的框架,找出关键词,仔细思考,再仔细思考。
三、制定实验计划,开始着手实验,得出实验数据,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分析,形成思路或者结果,并与同学或者老师进行讨论。讨论过程非常重要,这一过程极可能发现自己的错误或者形成新的思路,务必要重视。如果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结果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请不要随意放弃,一定要研究到底,因为不同结果的出现,也预示着更多新的可能和新的创新点。实验结果本身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一定要乐于拥抱不确定性,并进行客观的分析。
四、实验基本上结束后,就要着手写作了,这个过程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里特别强调,写作之前一定要确定写作思路、写作重点和创新点,形成纲要,这样才能确保最终文章结构的流畅,重点突出。因为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是给读者看的,作者务必要站在读者角度来考虑,怎样写才能让读者轻松阅读并有所收获呢?当然,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创作的过程也是思路不断调整的过程,文章也会不断完善。
文章写完后,如果需要翻译,自己英文水平很好,可以自己完成;如果自己水平一般,一定要借助LetPub这样的平台,通过他们专业的翻译和润色后,在英文表达的思维逻辑下,我们会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许会有更多更好的想法。
如果不需要翻译,写作完成后,请务必请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帮忙“挑挑刺”,看看自己哪些表达会引起歧义,是否有重复、前后颠倒的情况,然后及时调整,这个过程是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文章写完后,需要修改很多遍,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这也是规律。所以,如果某一段时间我们精力集中于这篇文章上,花了许多心思基本完成后,建议将其搁置七天。这七天,我们可以完全不去想它,七天之后,再去阅读和修改它,也许,我们会有更多更好的思路。如果修改的时候觉得自己文章很稀烂,这也是基本规律,请不要生气或者自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是好现象,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的不足,也说明我们的思路愈来愈完善了,我们花时间修改就是。
六、期刊文章并不像博士毕业论文那样需要长篇大论,我们只要将主题阐述清楚,论证严谨合理,逻辑清晰即可,所以不用刻意追求篇幅。当然,每种期刊格式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仔细阅读要求,然后按照要求来调整。
以上六点是关于写作过程的建议,希望对诸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