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研究人员,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发表在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SCI期刊上是对自己辛勤工作的一种认可,同时将研究成果与全球读者共享也是一种有学术担当的体现。
不过,说起在医学领域的SCI文章,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针对一个科学问题进行临床试验,得到相关结果后进行发表。其实,在医学领域,还有一类很有研究价值却经常被人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医院管理的相关问题。
比如本次Mrs. Hu被Internal and Emergency Medicine接收的文章,就是总结了COVID-19疫情期间本院急诊科的管理经验。Mrs. Hu独立完成了从文章撰写、翻译、请人进行语言润色、期刊选择、投稿、编辑沟通、文章修改、再投递直到接收的全过程,持续近5个月的经历使我对SCI文章的发表全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故撰文与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经验。
从大的方面来讲,一篇论文能够被SCI期刊接收并发表,主要需要经历三个环节,包括文章撰写(含修改)、期刊选择以及和编辑的沟通。只有在这三个环节都做得相对完美,才有可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
1 文章撰写
对于文章撰写,有三件事情最为重要,分别是确定合适的文章类型、专业的语言润色以及高质量的内容。
1、 文章类型
绝大部分杂志可以接收的文章类型包括Original articles, Review articles, Letters to the Editor, Editorials and Commentaries。
以我自己的投稿经验来看, Letters to the Editor和针对期刊已经发表的文章进行Commentaries是比较容易发表的。因为这两种类型的文章没有太多固定的格式,更多是一种观点、态度的表达,而且篇幅也比较短小精悍,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整个审稿周期相对也很快,甚至从投稿到接收,可以在10天左右就完成。不过这种类型的文章,个人认为相对含金量比较低,而且从功利角度而言,在进行各类国内资格评审时也不一定算数。
Review articles和Editorials则需要在某个领域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并有深刻的理解,能够从宏观角度对某个问题进行汇总、分析与评价,所以对作者要求较高,撰写难度也大,而且一般杂志社也更希望是领域大牛来撰写这类文章,或者直接定向邀请,对于科研新手来说,这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那么答案很明显了,我们大部分人想要发一篇难度适中且有较高含金量的SCI文章,最适合的类型就是Original articles,而且对于绝大部分期刊,其发表的文章中,Original articles也是占比最多的。因此,只要你的研究成果有价值,就有很大的可能发表。
2、 语言润色
对于母语为非英语的研究者,文章没有发表,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你的研究成果不够有创新性、科学性,不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仅仅是因为你的英文实在是太烂,期刊的编辑看不懂,看不懂自然就不会送外审进行同行评议;即使是编辑愿意送外审,如果英文写得太烂,审稿人看不懂也还是没用。
我在本次投稿过程中,第一次投递就因为英文表述不够地道而对文章进行了大幅修改,修改幅度超过50%。所以,如果想要让自己的文章在SCI期刊上发表,找一个靠谱儿的native speaker或者专业的文章润色机构对文章进行润色是必不可少的(自己就是英文大牛的当我没说)。可以说,你的文章本身的内容质量与英文翻译的质量对于最终能否接收同等重要。因此,语言润色这件事情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小编顺手推荐下我们的语言润色服务哦!
3、 文章内容
虽然咱英语的表达可能没办法很地道,但至少要做到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中文进行高质量的阐述。如何界定文章内容的质量?我个人有三个标准。
(1) 有理论
对于医院管理主题,绝大部分文章(即使是已经发表的)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理论框架,只是把自己做的具体举措像流水账一样进行描述,这种写作方式投国内期刊也许还行,如果投SCI期刊,除非运气爆表,否则很难接收。
原因就在于,外国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你采取的这些措施会有用。因为外国人基本都是理性思维,尤其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更是非常理性,他们必须要在逻辑上说服自己,才有可能接收你的文章。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就必须将自己的理论依据写得足够清楚,相当于先提出论点,然后再靠具体的举措作为论据去支撑论点。如果你是自己创造了一个理论模型,那就要在你每一项具体举措中找到理论依据,并最终证明你创造的理论模型是科学、有效的。
(2) 有干货
所谓有干货就是说你在描写具体的举措时,一定要讲清楚、说明白,让其他人可以按照你的描述进行复制。这就需要你针对关键细节进行描写,而不是泛泛而谈一个概念。比如说医院设置体温筛查,你就要说清楚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针对什么人群、由谁来执行体温筛查,以及具体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而不是只写一句需要设置体温筛查岗。前者是可复制的,后者只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对其他人毫无价值。
(3) 有洞察
对于管理经验输出类的文章,discussion是非常重要,也很容易出彩的部分。写好了discussion,就为文章的接收增加了一个巨大的筹码。如何才能使discussion有洞察呢?
一方面要在平日进行管理实践的过程中你自己真的是亲力亲为,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并进行及时的汇总;其次,要进行长时间的认真、细致的思考,形成自己独有的观点;最后,可以从经典的管理理论以及已经发表的类似文章中寻找灵感。切忌以典型的中国式思维去写一些“政治正确”的内容,外国人完全无法理解,因此,即使你要“政治正确”,也要是针对外国人的“政治正确”。
当然,在文章内容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针对reviewer的审稿意见进行修改,不过限于篇幅,这个内容只能留到后边的文章了。
2 期刊选择
高质量的文章撰写完成后,接下来就必须要为你的文章挑选一个合适的期刊。期刊选择是否正确对文章的接收影响极大。想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期刊,需要做好立标准、巧借鉴和用工具三件事儿。
1、 立标准
假如有人为你推荐了一些期刊或者你心里已经有了几个意向期刊,如何判断哪些期刊更有可能发表你的文章?有几个标准值得关注。
(1) 期刊的主题方向是什么?
(2) 期刊接收的文章类型有哪些?尤其是是否接收管理类文章;
(3) 期刊的审稿速度如何?
(4) 期刊的出版速度如何?
(5) 中国人在这个期刊上发表文章占比如何?尤其是最近3-5年;
(6) IF是多少?
(7) 是否有版面费、审稿费?
(8) 是否有OA模式,收费如何?
至少在上述几个方面,期刊的实际情况可以满足你自己的需求,这才可能成为一个正确的期刊。
2、 巧借鉴
如果实在对要投什么期刊毫无概念,那也有一个最偷懒,但是也可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到pubmed上去搜跟你撰写的文章主题相似且已经发表的文章,看看这些文章是发在什么期刊上,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判断这个期刊是不是你的Mr.Right。当然,从发表了你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期刊中去选择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3、 用工具
不过,很多伙伴可能会说,我就算有了标准,也找到了一些意向期刊,我怎么知道期刊的具体情况是否满足我的要求呢?这时候就需要强大的工具了。个人推荐elsevier(https://journalfinder.elsevier.com/)和 Springer的官方期刊选择工具(https://journalsuggester.springer.com)。可以说,用好了这两个工具,选期刊就难不倒你了。
3
编辑沟通
写好了文章,也选好了期刊,接下来就是投稿了。关于投稿,每个杂志都有自己的投稿系统和具体的要求,在杂志的官网都写得很清楚,只要认真仔细就没有问题。最关键的是投稿后与编辑的沟通。很多人投稿完成后就以为万事大吉了,就等着编辑决定自己文章的命运了。这个看似没什么问题的做法,其实很可能就使得你的文章在模棱两可之间成为了牺牲品。毕竟对于还不错的杂志,理论上是不太缺稿源的,除了质量非常好和非常烂的,编辑可以快速做出决定,其他大部分两可之间的文章的命运很多时候靠的就是大家口中的运气。那作为文章的作者,是否可以为自己的文章增加一些运气呢?
我的经验是可以,方法就是与编辑和谐、有效的沟通。
与编辑沟通时,我们要掌握三个原则,
(1) 有勇气
很多作者在面对编辑时都有一种畏惧感,觉得编辑是决定自己文章命运的高高在上的人,自己不敢与TA进行沟通。但我要说,其实你投稿是在帮助编辑完成TA的工作,你们俩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益共同体。所以,其实编辑是希望你的文章能够达到接收的标准的。既然你们有一致的目标,那就完全不用害怕与编辑沟通了。
(2) 有方法
关于在投稿的不同阶段应该如何与编辑沟通,在咱们国际科学编辑上已经有高手总结出了强大的模板,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3) 有诚意
真诚是全世界的通行证,编辑也是人,有自己的情感,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除了各类模板列举的套话,你完全可以加上一些更加个人化的心理活动或情感的表达,虽然不是说每次都会有用,但是既然有运气的成分,你怎么知道自己不会遇到一个兼具理性与同理心的编辑呢?
以上就是Mrs. Hu本次投稿SCI期刊并成功获得接收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对正在为自己的SCI文章努力的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全文每个字都来自于个人思考与总结,故无参考文献,不过期待你可以在自己的文章里引用我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哈哈!
作者简介:
Mrs. Hu,北京大学医学硕士,全国TOP10医院医院管理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