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誉排行网 论文信誉排行网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官方首页
 投稿指南
 写作指导
 职称评审
 文献检索
 期刊科普知识
 非法期刊
 学术不端
期刊分类解释 期刊刊号的解释 医学期刊分类表 核心期刊 期刊查询 (2014-2015)CSSCI来源期刊目录 2008医学核心期刊 政策法规
CSSCI CSCD SSCI 《工程索引》(EI) SCI(科学引文索引) 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 2014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论文信誉排行
 当前位置:首页 > 写作指导 > 浏览正文
学术写作的文献能力:筛选文献的“滚雪球”法
作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2021年10月21

Tags:论文信誉排行网
 文献能力是学术性写作的关键能力。某种意义上,是否应用文献,是学术性写作和其他类型写作区别的重要标志。刚刚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初学者,往往都是从查找文献、文献综述和规范引用文献学起。事实上,学术性写作的文献能力是一组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既关乎到基本的学术规范和伦理道德,也反映着一个学者做学问的水平。一个典型的指标是,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往往是以百为单位;而本科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只有区区几篇到十几篇。


图片

要一手文献,不要N手文献

图片

凡是可以被用于论证的材料,都可以笼统称之为文献。(1)文献不只存在于知网上,除了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之外,研究专著、新闻报道、行业报告、田野手记、档案资料、传记文学、统计报表,甚至博物馆的先秦竹简、带有佉罗文的禅定佛像以及有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纪录片等,都可以成为研究的文献。研究者要拓展文献使用的视野。

文献总体可以分成三类:一手文献、二手文献和N手文献。一手文献是最原始的数据和素材,譬如田野手记、档案资料、统计报表、竹简铭文等都可以归类为一手文献。二手文献是经过了学术加工的材料,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研究专著即是二手文献。做研究时,要尽量选用一手文献,才能做出具有原创性的学术文章;经典的二手文献也必须使用,作者要与既有的学术界进行对话,否则容易闭门造车,夜郎自大。

但做研究,切忌使用N手文献。所谓N手文献,就是不知道出处是哪里的文献,或者从网上胡乱找到的数据、话语、片段。一些高考考生为了写出一篇高分作文,往往去百度什么“名人名句100条",然后生硬地背下来,穿插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是非常糟糕的写作习惯,也有悖文献引用的基本学术规范。一方面,脱离了具体语境的名人名句,很可能是断章取义的,曲解了作者的原话;更有甚者,完全是杜撰的。比如,北京鲁迅博物馆开通了鲁迅著作全编检索系统之后,网民们才发现,很多之前被安在鲁迅先生头上的所谓名人名言,鲁迅压根就没有说过。


图片

不要轻易说填补学术空白

图片

学术写作的文献能力是一组能力的综合。这一组能力通常包括:文献检索能力、文献筛选能力、文献综述能力和文献应用能力。谈及学术性写作的文献,被强调的一般都是文献综述、文献规范引用和与文献的对话,文献的检索和筛选一般是被忽视的。但事实上,检索能力和筛选能力,是进行文献综述和文献应用的前提。很多初学者写不好学术文章,不是不会综述拿到的文献,而是根本没有找到关键的文献。

不妨自曝家丑,分享笔者亲身的例子。笔者的博士论文选题是中医与阿育吠陀医学之间的跨文化传播研究。阿育吠陀(Ayurveda)是流行在南亚次大陆的一种传统医学,其兴起可以追溯到古印度的吠陀文明时期,比中医的出现(如果以先秦巫医分家为标志的话)还要早数个世纪。在博士论文开题前,笔者用知网检索关键词“阿育吠陀”,相关学术文章居然只有寥寥数篇;再检索“阿育吠陀”+“中医/中医药",更是一篇都没有。虽然开题时,笔者很克制地没有吹嘘“填补学术空白”,但其实内心一直是窃喜的,自以为开创了某个研究的领域。开题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愈发觉得脸红。原来,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一批大家(比如季羡林、金克木)在研究阿育吠陀了;60年代中后期以后这一研究有所中断,千禧年后又出现了如廖育群、陈明等学者的研究专著,且千禧年后的研究更关注阿育吠陀医学与外来医学之间的互动。那为什么笔者在开题时候没有看到这些文献呢?

问题出在检索关键词上。笔者使用的关键词阿育吠陀,是现在媒体报道南亚传统医学时约定俗成的翻译。上世纪50年代学者在研究它时,用的术语是生命吠陀(Ayurveda是梵文, Ayur是生命的意思,Veda就是吠陀)、吠陀医学、南亚传统医学(古)印度传统医学、印度医学等表述;千禧年后,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廖育群先生撰写的第一本有关阿育吠陀的专著,他的翻译是阿输吠陀;北大南亚研究的大家陈明老师撰写的有关中古医学之间交流的专著《中古医疗与外来文化》,使用的是繁体字。这么丰富的研究素材都没有进入笔者的博士开题报告,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它也成为笔者现在教授写作课时的关键一讲。


图片

筛选文献可以采用“滚雪球”

图片

文献在检索时,要使用多元化的检索关键词,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同时,检索的数据库不能只有知网,中文方面读秀数据库覆盖知网没有收录的图书资源,也比较推荐;新生代的研究者,英文的数据库(譬如EBSCO、Proquest、Taylor&Francis、Web of Science),也应当去探索。除此之外,结合具体的选题方向,专业的数据库也是优质文献(尤其是一手文献)的来源。比如在笔者,报纸”主题的写作课上,推荐使用的专业数据库就包括人民日报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近代报纸全文数据库、大成近现代报纸数据库、中国近代报刊《大公报: 1902-1949).慧科新闻数据库、Factiva数据库等等。

检索到了文献,不能也无法照单全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是正确的、可信的、具有研究参考价值的。在笔者所教的写作课上,第一周课堂的主题是文献,第四周周末就要交一篇3000字左右的短文。常常会有学生抱怨,知网检索到与自己选题相关的文献有40、50页,大几百篇,光看都看不完,如何写出文章来?这其实就要考验文献的筛选能力了。经过筛选,把有限的时间放在质量最高的文献上,学术写作才能事半功倍。

文献如何筛选呢?主要是机器筛选与人工筛选相结合。一般的数据库,都有高级检索的功能。譬如知网,可以通过勾选期刊来源(比如北大核心或者CSSC)筛掉一批低质量的文献。如果作者通过基础的研究,找到了选题方向至关重要的研究者、研究刊物或者研究机构,也可以精准查找作者、期刊以及作者单位等,获得参考性更强的文献。一般的数据库,还有被引量、下载量等衡量论文的量化指标,这些数据也是筛选文献的依据,人文社科类的文献,被引用的数据如果能够达到两位数及以上,往往都是比较经典的文章。

人工筛选文献时,可以采用“滚雪球”法。当发现了一篇高引文章后,可以首先去查一查,这位作者是否在相关领域发表了不止一篇文章,如果是,较大概率这位作者是这一领域的权威。那么他/她所发表的相关文献都具有进一步被研究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位作者的文章也有参考文献,由于他/她是这个领域研究的权威,他/她的参考文献大概率也会是有质量的文献。从这些参考文献中,可能又能发现另外一位相关领域的研究权威,雪球于是越滚越大,好的文献也就越查越多。

文献筛选能力的本质是对文献的鉴赏能力,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学术写作有追求的研究者,应当锁定自己研究领域的几本关键期刊和几位关键作者,一旦有新作品,就及时阅读,形成积累。还有一些期刊,本身定位就是对优质文献的筛选和一次传播,如《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初学者如果找不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多读读这些期刊筛选过的优质文章,也能受到启发。


图片

错文献综述不是记流水账

图片

学术性写作的初学者,最好先从文献综述开始练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给博士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必修课“新闻传播学历史理论与方法”,期末作业一直就是经典的文献综述;清华新传院博士生资格考试的重要一环是开卷考试,也是根据给定的题目撰写文献综述。

做文献综述有很多的意义,比如避免做重复性的工作、为研究精准定位、发现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体现文章作者的专业素养水平等等。总之学术界是个共同体,某个研究领域若想要纵深发展,后人就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因此,了解已有研究的情况,从而定位自己前进的方向,即正式研究开始前先做文献综述,就是一种必然的制度安排。

文献综述大体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叙述型的文献综述,常见于学位论文或者学术专著中,这种文献综述是为作者后续的研究做铺垫的。另一种是评价型的文献综述,即文献综述本身就是作者所开展的研究。

叙述型的文献综述是更为常见的文献综述类型。尽管这种文献综述是“叙述型”的,但并不意味着作者只需要“叙述”已有文献做了什么而已。文献综述切忌做成流水账。不能通篇是张三做了什么、李四做了什么、王五做了什么,而是要将这些文献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找出相关领域的研究线索、甚至是勾勒出一幅相关领域的研究图景,使研究现状一目了然。

文献组合的逻辑有很多种,比较经典的逻辑即时间与空间的逻辑。如笔者在博士论文中提到,中国学者有关阿育吠陀的研究,在时间上呈现出一种U型的发表特点,50、60年代和千禧年后研究较多,70年代到90年代几乎是空白,这与国内外的政治局势和中印关系有关。在时间或空间的逻辑基础上,还需要对文献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与综述。譬如,在《媒介化现实与科学的危机-疫苗接种与媒体报道国内外研究综述》一文中,笔者将疫苗接种与媒体报道相关的研究根据研究者身份的不同,分成了公卫疾控研究者一组和新闻传播研究者一组。在公卫疾控研究者一组中,提炼出了KAP模型(知—信一行)是最为主导的研究,疫苗媒介事件对公众接种意愿和接种行为的影响是最主要的研究内容,往往将公众接种犹豫或者疫苗信任危机归咎于媒体的失实报道;在新闻传播研究者一组中,则提出媒介化现实、新闻伦理困境等是新闻传播研究者解释媒体报道行为的主要切入点。于是,两者对比就发现了问题--疾控专家和媒体专家各说各话;在这一交叉领域中,没有公卫学者与传播学者合作的任何文章。这为笔者提出用风险沟通的理论框架促成专家与媒体、公众之间的对话的观点形成了有力的铺垫。如今,大部分的数据库还有自带的文献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的模块,研究者也可以结合一些文献计量学的统计结果,对相关文献进行更为精准的分类与描述。

如上所述不难发现,有价值的文献综述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要点:第一,对相关领域研究文献尽可能的全面掌握、筛选甄别和有效阅读,尤其要找到关键作者和关键文献;第二,根据一定的逻辑(时间、空间、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理论模型、研究方法等)对文献进行归类与分析,最好能体现已有文献之间的继承关系、对话关系、驳斥关系等;第三,在综述已有文献的研究时,作者还要建立自己的观点,往往聚焦于已有文献研究的盲区、模糊点或者争议点,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建议。对于学位论文而言,进一步的研究建议往往对应着自己的选题和后文的具体研究;对于期刊论文而言,进一步的研究建议往往具有引领相关学术发展的价值,可供学术共同体参考借鉴。


图片

从文献到文章:从混乱到秩序

图片

学术性写作中,对文献的应用不能只是在文献综述部分。一些学生写学位论文,除了引言部分综述文献之外,后文的研究分析部分、甚至是结尾的讨论升华部分,通篇都是自己的表达,而没有任何与文献的对话,这其实还是闭门造车,学术界的研究与自身的研究两张皮。

学术性写作中,对文献的应用应当贯穿整个写作的过程。一般有两种应用的场景:第一种,文献本身就是研究的素材、文章的血肉和论证的关键。这类文献通常就是前文提到的一手文献。譬如,采用田野调查方法的研究文章田野调查获得的访谈资料、调研手记等一手文献就是写作最重要的素材,要根据作者采用的理论框架,有机地将这些素材组合在一起。再比如,做历史研究的文章,历史档案、资料或者书籍等一手文献,也就是文章的血肉,作者得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都是建立在对这些一手文献的爬梳、研读和分析阐释基础上。

第二种场景更为常见,就是在写作时与文献的对话。这类文献通常对应着前文提到的二手文献,尤其是一些在文献综述环节发现的经典文献、关键文献。与这些经典、关键的文献对话时,也有三种不同的对话方式:借鉴、驳斥、创新。

借鉴最为常见,可能是在整篇文章的构思方面,借鉴了某个理论或者学术概念;也可能是在文章的局部,借鉴一些经典的研究、案例或者表述,从而加强对自己观点的论证。比如,杨念群在撰写《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一书时,就开宗明义地表示,用“再造病人”来重新解读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借鉴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景军有关庙字的讲述以及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的研究,“病人”就是一种隐喻性的表达,“病人”被观察、改造和治愈的过程,也就是近代中国找到自身发展道路的过程。

文献无论是不是经典,都不是金科玉律。通过研究提出对经典文献的反驳,也是文献对话的一种。比如,历史学大家何兆武先生1989年曾经发表过一篇很经典的文章《历史研究中的一个假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何先生认为所谓“中国封建社会为何长期停滞",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假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只是比欧洲长,不能因此就说中国是长期停滞了。对此,新生代的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反驳。王学典认为,不管这个问题是不是假问题,围绕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现象,史学界做出了诸如中国古代史分期等丰富的学术成果,“在泼脏水时绝不能连孩子也一起泼掉”。周祥森进一步认为,历史研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问题意识,他认为何先生“提出根据可证伪原则区分历史学中的科学的成分和非科学的或艺术的成分的界限,并进而把这一原则推广应用到区分历史问题的真或假,实际上是无条件地、不加批判地接受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的结果”。经过讨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创新是更为重要的文献对话方式,创新是学术性写作最大的价值。所谓创新,就是在全面掌握既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观点或者研究假设,这一观点或者假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已有文献是学术创新的基础。典型的比如胡宜撰写的《送医下乡:现代中国的疾病政治》,此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杨念群《再造病人》写作的启发,都是将疾病、历史与政治三者进行了联系。但是具有创新价值的是,胡宜明确地提出了疾病政治”的概念,并且他发现现代中国无论是道路选择还是制度安排,鲜明的特色都是重视乡村,譬如陈志潜的“定县模式”、建国后的赤脚医生制度、团结中西医的政策以及爱国卫生运动等,他认为,只有将医学和健康真正送“下乡”,国与民的关系才是最优解。

无论是将一手文献作为写作的基础素材,还是在具体论述时借鉴、驳斥、创新地应用经典的二手文献,从文献到文章的过程,都是种从混乱到有序的过程。“秩序究竟是怎样的,恐怕就是学术性写作最主要的脑力劳作和智慧产出。通常进行学术性写作时,阅读文献和研究构思的时间都远远大于真正着笔的时间,作者可能阅读的文献有几百篇,但是最后真正应用到文章写作中的,也许只有阅读文献的十分之一而已。究竟哪些文献要被使用,这些文献如何分布在一篇文章中,如何强化作者的论证和文章的说服力,功夫是花在码字之外的。从文献到文章的过程,有点类似拼图游戏,要将散落的碎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幅能够表意的图画;不同的是,拼图游戏有可参照的图片,而学术写作时,图片恐怕不是先验的,而是需要研究者自己构思勾勒出来,再按图索骥,把文献和研究素材整合成为一篇文章。

学术性写作的初学者,从写作的第一天,就应当明确这一点。写作中的任何一句话,只要不是自己的原创,就应当准确标注出处。为此,初学者应该养成良好的文献整理习惯,及时保存自己阅读过的电子文献,纸质书籍的话也可以将相关的表述拍照留存。不使用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果壳、豆瓣等非学术同行评议的材料。如果没有看过相关文献,也不轻易把别人研究中的参考文献出处复制粘贴过来,当作自己的文献。


免责申明: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客服EMAIL:lunwenpaih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