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誉排行网 论文信誉排行网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官方首页
 投稿指南
 写作指导
 职称评审
 文献检索
 期刊科普知识
 非法期刊
 学术不端
期刊分类解释 期刊刊号的解释 医学期刊分类表 核心期刊 期刊查询 (2014-2015)CSSCI来源期刊目录 2008医学核心期刊 政策法规
CSSCI CSCD SSCI 《工程索引》(EI) SCI(科学引文索引) 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 2014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论文信誉排行
 当前位置:首页 > 写作指导 > 浏览正文
论文投稿的实务和学术规范
作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2022年05月20

Tags:论文信誉排行网
 投稿的流程

1)用通讯联系人的账号和密码登陆上出版社主页,上传文件。

    a) Cover letter (可能包括新颖性介绍、推荐的审稿人名单等)

    b) Graphic abstract

    c) Main text

    d) Supporting Information

    e) 有的杂志社还要求上传图表

2)编辑自己初审后,决定是否继续送审

3)如果编辑决定送审,将文章给几个审稿人审稿

4)几种结果:

    a) Accept as is

    b) Minor revision

    c) Major revision

    d) Reject(包括建议另投它刊)

5)作者修改论文,再上传稿件

6)几种结果

    a) 编辑直接看了后接收

    b) 编辑继续送审

7)接收后处理版权转移和校对清样事宜

几个典型的问题

1)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术期刊进行投稿?

一般你从事一个方向研究,总有几个经常发表你们方向论文的学术期刊。你的导师应该很清楚什么样的论文适合发表在什么期刊。并且,你们课题组可能好几篇甚至有十几篇、几十篇发表在某个期刊。合适性是一个方面,另一个考虑因素是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同一个研究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往往和期刊发文的质量相关,也决定了一篇稿件能够投中这个期刊的难易程度。

有可能你把高质量的论文投影响因子低的期刊,命中的可能性更大,但这对你的导师将来申请科研项目没有用,也对你将来进高校用处不大。而如果论文投很好的期刊,说不定好长时间没有收到审稿意见,或者论文一直被退稿,影响毕业。这个平衡得把握好。很多国内的学者都喜欢从高到低投稿,他们当中,有的人成功了,也有的人虽然失败,但补做了实验,重新投这个或者那个期刊,最终也取得了成功。也有的师生没有耐心,不愿意花时间折腾,就选择了“什么样的论文投什么样的期刊”。编辑则希望你把稿子投给大量发表你所研究方向、课题的论文的期刊。这样,你的论文就拥有最大的、相关的读者群。

2)怎样推荐审稿人?

一般推荐熟悉这篇论文涉及课题的“小同行”。可以从几种途径想到拟推荐审稿人:论文是前期别人论文的延伸,或者论文证实了别人的结果,也引用了别人的相关论文,那么你可以找到相关论文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在投稿系统中推荐他们作为审稿人;你或你的导师参加学术会议报告了这个研究工作,有同行走上前来说这个工作很有趣,并留下了联系方式;推荐其他做类似研究、能够读懂这篇论文的“小同行”;通过搜索,找出在目标期刊发表过类似论文的作者。要看清楚投稿须知,有的期刊要求:不能推荐投稿论文作者的前导师、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合作者;不能推荐作者所在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者;甚至不能推荐作者所在国家的研究者。

如果你投稿的期刊只是一般的期刊,那么不要推荐世界著名的专家做审稿人,因为这样的专家很可能很忙,没时间给一般的期刊审稿。如果你推荐了他们审稿,编辑也找了他们,很可能你的论文被“束之高阁”。

如果系统要求推荐3名审稿人,那么你适当多推荐几名审稿人也可以,这样编辑有挑选的余地。往往,编辑把论文送审后,有的审稿人没有回复,编辑可以从你推荐的审稿人当中再挑选审稿人完成任务。

3)排除审稿人

有些学术期刊可以让作者提出“排除审稿人”的名单,并给出理由。作者排除审稿人的原因包括:这名专家有利益冲突,比如正在从事类似的研究课题、曾经“偷”过作者的点子或者在学术圈有“偷”点子的名声。有的专家平时审稿过于苛刻,那么作者也可以提出排除这位审稿人。作者如何知道某位专家审稿过于苛刻?一是从以前自己论文被拒的审稿意见中得到教训——当时被拒时,某位审稿人以没有引用某一个课题组系列论文为名提出退稿。二是听别的学术同行说这位专家审稿过于苛刻。专家还有可能与作者有个人恩怨和学术争端,例如以前在同一个课题组共事时发生矛盾、在学术会议上公然抨击报告者。作者提出“排除审稿人”的名单并给出理由后,编辑有可能尊重作者的意愿。

4)编辑有没有可能用作者推荐的审稿人?

编辑有可能选用作者推荐的审稿人,尤其是当编辑预审了这篇论文,觉得论文质量还不错。如果你推荐了三个审稿人,那么编辑有可能选用其中的一个、两个、三个审稿人,也有可能一个都不采用。

5)作者可不可以选编辑?

有的期刊不让作者挑选编辑,是期刊根据编辑的专长或者负责的地理区域把稿件分给编辑。但也有的期刊在投稿系统里列出一排编辑的姓名,由作者来挑编辑。作者挑编辑之后,最终经手这篇稿子的编辑未必是作者挑选的编辑,原因是有的被选中的编辑觉得这篇稿子不在他专长的领域范围,因此把稿子转给了别的编辑。也有的编辑觉得自己认识这篇稿子的通讯作者,有可能会有利益冲突,于是把稿子转给别的编辑。

6)审稿周期一般多长?

审稿周期快的三五天,慢的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一般需要一两个月。

7)退稿后有没有可能申辩?

退稿之后,可以申辩。但不能什么都不修改地进行申辩。而是应该首先按照审稿人的意见进行充分修改,再写答辩信,最后把稿子重新投回去,附上答辩信。如果中不了的话,那么只能改投别的刊物。如果这篇论文的质量不错,自然能在合适的刊物发表。

8)投稿前要做哪些心理建设?

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最好就可以了。投稿后总有发表或者退稿结果的。退稿时,你可能被一桶冷水从头淋到脚。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要么你把论文改投差一点的期刊,要么你挨个尝试不同的期刊,要么你加新的实验数据、修改论文。

 

论文投稿的学术规范

有的公司提供论文有偿润色服务。请论文润色公司润色论文本来没什么问题,但要注意:有的论文润色公司还代作者投稿。在投稿时,他们推荐审稿人,在投稿系统中填写拟推荐审稿人的名字、工作单位和电子邮箱地址。但是,他们提供的“著名教授”的电子邮箱地址是假的,或者他们推荐的是和论文润色公司有合作的“专家”,这是不可以的。甚至还有的公司打着“论文润色”的旗号,其实干的是代写论文、买卖论文的活。

和投稿相关的学术道德还有很多。比如,所有在论文中署名的作者都需要读过稿子,并同意通讯作者向某一个学术期刊投稿。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获得论文所有作者同意,那么通讯作者不得向学术期刊投稿。这是一个比较有奥妙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有的通讯作者会和不同意发表论文的作者沟通,向他解释论文是正确的,或者给予一定的妥协(比如按照这位作者的利益诉求,把他署名的位置提前,或者让他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使他同意论文投稿。通讯作者也可以让研究生根据这位不同意投稿的作者的意见补充实验或者改变论文的观点,直至这位作者同意投稿。当然,如果做了很多,还是得不到同意,那么通讯作者可以和这位作者协商:不署这位作者的名字,他们还是会投稿。

关于投稿,还切忌一稿多投。所谓一稿多投,就是你同时把一篇稿子投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术期刊。或者,你先把稿子投到一个学术期刊,过了好久都没有消息,于是你在这篇稿子还处于送审状态的情况下,把这篇稿子投到了别的学术期刊。一稿多投违反了投稿规范,也浪费了审稿人的时间。有时,这篇稿子投了不同的学术期刊,会落在同一个审稿人手里,那么审稿人就有可能会把情况报告给期刊编辑。

还有一个违反论文发表规范的行为称为重复发表。一稿多投有可能造成重复发表。还有一种重复发表是作者在英文论文发表后,又把它翻译成中文发表。或者作者在中文论文发表后,又把它翻译成英文发表。这其实大可不必。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这么做:获得中英文两家学术期刊的书面同意,并在后发的论文写清楚:另外一种语言版本的论文已经发表在什么期刊,本文是上文的翻译版。这种情况比较罕见。

还有一个问题是私自投稿。现在很多高校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毕业或者换取学位证。研究生写出论文稿后将论文稿交给导师修改,但导师迟迟没有修改,或者要求补充实验、反复修改,以至于迟迟没有投稿。有的导师甚至以“没有达到发表要求”为由,拒绝投稿。遇到这种情况,有的研究生偷偷地以导师的名义投稿。这是不允许的。研究生应和导师沟通好论文投稿事宜。

 

确定论文作者单位地址

如果学生毕业后去外单位深造或者工作,以前未发表的论文投稿,能否把外单位作为第一单位?在现实中不乏有这样的做法,但关键是和导师协商。一篇论文的产出主要涉及实验和写作。如果实验和写作都是在以前单位进行的,那么论文没有必要加上新单位的地址。如果实验和写作大部分是在以前单位进行的,在新的单位也修改了论文,那么可以把新单位作为第二单位,也可以不写新单位的地址。如果实验在以前单位进行,写作在新的单位进行,那么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把以前的单位排在第一,新的单位排在第二。但这么做的假设前提是学生毕业后是去大学、研究所任教或者担任研究人员。如果学生毕业后去公司工作,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整理以前的论文,那么没有必要加上现在公司的地址,有的公司也不允许员工以公司员工的名义私自发表论文。

类似微妙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一个研究生申请CSC出国交流,到国外访学一年。在国外期间,他在国内的导师希望他修改他曾经在国内整理的论文稿,然后由导师投稿。导师收到这名学生修改的论文稿后,发现这名学生把他在国外的大学作为“第二单位”写上去了。这对吗?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上述做法并非一定错误,但也并非绝对必要。对于这位研究生来说,并没有帮助,因为最终决定这名学生能否毕业的,是以自己入学时的大学为“第一单位”的论文。而且,无论是将来找工作还是做博士后,在论文列表中只要这名学生在论文中是第一作者就可以了,别人不在意他同时属于两个单位还是一个单位。

正确的做法,是这名学生首先和自己的国内导师讨论,因为这篇论文原本是属于这名学生在国内的研究工作。如果国内导师认为这名学生有必要加上国外的地址,那么这名学生还得征询自己国外大学的导师的意见,看看所在的国外大学对此有什么规定、是否需要校方或者院系内部审核之后才能投稿。


免责申明: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客服EMAIL:lunwenpaih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