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找到创新点就要知道什么是创新点,否则读再多的文献做再多的实验也是徒劳。这篇文章会从什么是创新点、找创新点的核心逻辑以及寻找创新点的神器展开介绍,点赞收藏本篇文章你就会掌握创新点切入方法,再也不会做无用功。
创新创新,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新,别人没做过的东西我去做就是创新。大家如此推崇创新是因为创新可以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推动社会发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造价值。上面这个例子虽然对于解决面条过热无法入口有一定帮助,但是与此同时却增加了手腕负担以及影响了吃面的速度。所以大家在研究创新的时候都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创新不仅要新,还要有价值。回到科研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在硕士/博士阶段发表了数十篇SCI论文,如果单独从数量上来说这其实并不难做到。例如某个新的技术手段,我们用这个技术去应用到不同物种或者领域上,同一套实验流程走下来就是一篇论文,就像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针对不同物种的检测都可以优化出一套独特的扩增参数,然后就可以发一篇论文;还有一个更著名的但不一定贴切的案例,冷冻电镜。你不能说这些研究没有创新,也没有价值,有创新,但是就有一点(冷冻电镜除外,毕竟那么多顶刊,肯定是价值非常大的)。
郭德纲在点评公式相声的时候也提到过,相声艺术的创新是必须建立在对传统相声掌握的炉火纯青的基础上,这样才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新的艺术,就好比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梅都师从王瑶卿,却都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新流派。所以我们在找科研创新的时候也是要建立在对本领域研究进展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而这个基础就是大量文献的阅读。
- 第三点是思考,只有边阅读边总结边思考,这样才会将我们阅读的文献穿来起来,才会从量变引起质变。
下面我将跟大家介绍一个优秀的文献可视化工具,它可以将一篇优秀文献的相关文献都列出来,还能用图形来展现文献之间的关系并且一键下载;还会再介绍由堪萨斯州立大学刘子非教授总结出来的文献笔记的记录方法,让大家快速高效的把文献中的精华内容梳理出来。
网址:
connectedpapers.com/
Connected Papers,顾名思义,将相关领域已发表论文进行关联分析。这是一款帮助科研工作者完成文献探索和信息挖掘的线上可视化工具,Connected Papers基于Semantic Scholar的数据构建图表,不需手动进行文献条目导出。运用Connected Papers检索文献非常方便,目前支持文章标题、DOI号、以及arXiv、Semantic Scholar 和 PubMed多种来源文章的URL检索。1)输入目标文章标题/DOI/URL(关键词亦可)以小编最近在看的一篇2009年发表在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文章为例。输入文章标题——“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contribute to 13C and 15N enrichm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forest soils”2)点击“Build a graph”来生成可视化图片:这个过程视相关文章数目而定,数目越多耗时越长,一般情况下1-2分钟足矣。第一篇文章即我们输入的original article。默认依据文章与原始文章之间的相似度排序,相似度越大越靠前。如需查看列表文章的详细属性,可以点击“Expend”转到列表视图。在此视图下,我们可以根据文章发表年份及被引量等进行重新排序。若想回到图片视图,点击“Collapse”即可。看不懂图片可以直接点击帮助图标,每一个节点代表一篇文献,节点大小表示文献被引量多寡,节点颜色由浅入深表示年代由远及近,节点之间连线越深暗示两篇文献之间相似度越高,同时相似度高的文献会在图片中聚集在一起。具黑色环带的节点示原始文献,鼠标滑过非原始文献的节点均会产生白色环带予以区分。包含了标题、作者、发表年份、被引量、参考文献数目及摘要。点击“Paper details”链接到“Semantic Scholar”学术搜索引擎,可以在线预览图表(这一点可以说是非常nice了),甚至可以直接获取全文。有意思的是,点击页面左上角的“Prior works”,中间一栏跳转为本文的背景文献,辅助研究者追本溯源。蓝色部分示意直接引用的文献,而白色部分表示虽未被直接引用但内容密切相关的文献。点击“Prior works”中的文献名称将在左侧相关文献名列表中高亮所有引用过该文献的文章。而在左侧点击一篇相关文献,“Prior works”中将高亮该文章所引用的所有文章。相信大家也都猜到了,点击“Derivative works”可以查看引用了以上图谱中文章的文献,便于我们掌握最新动态。玩法和“Prior works”类似,不再赘述。
在找到这么多高质量的文献后下面我来简单介绍怎么提高文献阅读效率。提高效率不仅是要读得快,更需要有选择的去读。这里我们会介绍堪萨斯州立大学刘子非教授分享的文献阅读技巧。
第一阶段:泛读——由厚变薄
文献阅读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确立研究目标。这一阶段我们要广泛阅读大量文献从而掌握研究动态,那么在这一阶段我们应当怎么做呢?在这一阶段,我们应当先找一些高质量的综述来阅读,这样就可以快速掌握这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然后再以综述中出现的文章和作者为线索,顺藤摸瓜去查找其他相关的文献。在阅读时要掌握方法——一看摘要二看结论三看引言,判断文章对我们是否有价值一般看这三个部分就够了。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做好分类汇总,将那些对我们有用的文献整理在一起并进行简单的标注。
第二阶段:精读——由薄变厚
经过了第一阶段,小伙伴们应该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研究目标,下一部分就是围绕着我们想要论证的观点去文献中找到可以佐证自己观点的论据了。在这一阶段我们不仅要细读,而且要带着目标去读,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做好分类总结。这个阶段不仅要读摘要和结论了,很多时候要去读结果和讨论部分。这时不仅仅要看文献中作者得出来的结论,还要挖掘他的实验结果,是否对我们的研究有价值,有很多时候我们用不到文献最后得出的结论,但是他们的实验结果却能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和佐证我们的观点。这个阶段要做大量的笔记和文献整理,下面我介绍两个非常高效的文献整理技巧
1、列表法
用表格的方法将有用的文献整理出来,我们的观点需要哪些证据支持,我们在哪些文献里找到了这些证据,用表格列出来,一目了然。
2、画圈法
通过这种画图的方法,我们不仅能将哪篇文献支持哪个论点一目了然的展示出来,还能将文章的论证逻辑结构也展示出来,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总结方法。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在文献中找到自己研究领域创新点的方法和工具,说的再多也是纸上谈兵,大家还是要多多去实践,这样才会有所收获,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肯定也会收获到更好更搞高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