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入目标文章标题/DOI/URL(关键词亦可) 以小编最近在看的一篇2009年发表在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文章为例。输入文章标题——“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contribute to 13C and 15N enrichm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forest soils”
图2 文章检索界面 2)点击“Build a graph”来生成可视化图片: 这个过程视相关文章数目而定,数目越多耗时越长,一般情况下1-2分钟足矣。 3)分析结果解读: 如图所示,我们把结果界面划分为3个区块。图3 相关文献分析可视化结果 ① 最左侧为相关文献名列表。 第一篇文章即我们输入的original article。默认依据文章与原始文章之间的相似度排序,相似度越大越靠前。如需查看列表文章的详细属性,可以点击“Expend”转到列表视图。在此视图下,我们可以根据文章发表年份及被引量等进行重新排序。若想回到图片视图,点击“Collapse”即可。 图4 文献分析结果的List视图 ② 中间为可视化图形。 看不懂图片可以直接点击帮助图标,每一个节点代表一篇文献,节点大小表示文献被引量多寡,节点颜色由浅入深表示年代由远及近,节点之间连线越深暗示两篇文献之间相似度越高,同时相似度高的文献会在图片中聚集在一起。具黑色环带的节点示原始文献,鼠标滑过非原始文献的节点均会产生白色环带予以区分。图5 可视化图形案例(案例展示了相关领域的41篇文章,最早可追溯到1996年,其中2006年Rilling等发表的文章“Mycorrhizas and soil structure”被引次数最多) ③ 最右侧为指定文章的详细信息。 包含了标题、作者、发表年份、被引量、参考文献数目及摘要。点击“Paper details”链接到“Semantic Scholar”学术搜索引擎,可以在线预览图表(这一点可以说是非常nice了),甚至可以直接获取全文。图6 Semantic Scholar 文献简介界面 有意思的是,点击页面左上角的“Prior works”,中间一栏跳转为本文的背景文献,辅助研究者追本溯源。蓝色部分示意直接引用的文献,而白色部分表示虽未被直接引用但内容密切相关的文献。点击“Prior works”中的文献名称将在左侧相关文献名列表中高亮所有引用过该文献的文章。而在左侧点击一篇相关文献,“Prior works”中将高亮该文章所引用的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