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5日在全球研究理事会(Global Research Council, GRC)2014年北京会议新闻通气会上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
中科院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以中科院所属机构名义承担的各类公共资助科研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部或部分资助的科研项目产出之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的作者应在论文发表时,将同行评议后录用的最终审定稿,存储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科院所属机构的知识库,不晚于发表后12个月开放获取。
这项声明在发布之日即生效,同时也宣告了中国从官方单位开始加入开放存取行列,5月20日,《自然》也针对这项政策进行报道:
这项政策代表着将有数以万计的中国论文可以公开免费获取。中国的SCI论文产出自2003年的48,000篇到2012年已经上升到186,000篇,占所有SCI论文的13.9%,而中科院产出的SCI论文有18,000篇,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论文也有12,000篇。
据悉,中国科技部也正研拟类似的开放存取政策,但在新闻截稿前未获得相关单位证实。
中科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会进一步制作施行细节,尤其是用来储存论文的专门数据库建立。
开放获取似乎已成一项国际共识,目前发布的政策属于绿色OA,是目前国际间基金单位和出版上逐渐形成的共识,德国的基金单位也表示同样意向,然英国的基金单位确是比较倾向在发表同时即可开放获取的金色OA政策。上周,中科院与其他国际研究机构签署了一项声明,认为绿色OA的延迟开放只是一种过度机制。
然开放获取仍面临挑战,目前OA市场过于混乱,掠夺性期刊充斥、版面费过高,流程不透明等,使得作者与资助者缺乏保障。
同时,这项措施是否可以推行到社会与人文科学领域的论文上仍是未知数。
参考资料:
1. 中国科学院关于公共资助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受资助项目科研论文施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
3. 《自然》报道
意得辑专家视点同步关注此项政策带来的影响。